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2177期刊行《习近平同志与严复研究》


 理论动态       2177

理念先导·战略智库                             内部发行 注意保存

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                                 2019610

习近平同志与严复研究……………………………………严书翰  陈端坤(1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担任地方主要领导时的论述和思想,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支持并推动严复研究,高度评价严复的科学思想与爱国精神。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离度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冯鹏志(13)

加强党的理论宣传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

……………………………吴  青(24)

 

习近平同志与严复研究

 

严书翰  陈端坤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担任地方主要领导时的论述和思想,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支持并推动严复研究,高度评价严复的科学思想与爱国精神。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同志支持并推动严复研究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爱国者。他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阳岐村,也就是今天福州市仓山区的阳岐村。因此,福建省和福州市的学者在严复研究方面是走在前列的,因为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986,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建校120周年之际,马尾船政学堂校友会提出“严复是福州马尾船政文化的杰出代表”,倡议成立福建省严复研究会。经过一段时间筹备,由马尾船政学堂校友会牵头,1992年向福州市民政局提出申请。19921126,福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福州市严复研究会”(法人社团)成立。

福州市严复研究会一成立,就开始着手筹备举办“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州市严复研究会通过福州市委宣传部向市委领导报告了举办这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设想。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看到这个报告后明确表态:福州是严复的故乡,一定要把首届“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好。

199318日至11,由福州市严复研究会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办的首届“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计会”(筒称第一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100多人,收到论文80篇。会后,福州市严复研究会准备编辑出版《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将此事向市委根告,习近平同志表示:同意出论文集,同意为此书作序。

习近平同志在为这本论文写的《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推进严复研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由福州严复研究会编辑的《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在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终于出版问世了。这对于细怀严复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发扬严复的爱国兴邦、首倡变革、学贯中西的优良传统和渊博思想,无疑将发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借此,我谨向所有参与研讨的论文作者和论文选集的编者,以及严公后裔,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1993年严复国际学木研计会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1)

在《序言》的结尾,习近平同志指出,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的编辑出版,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海内外专家、学者继续深入研讨、发掘,相信将有第二本、第三本严复研究论文集问世。

199416,福州市召开纪念严复诞展140周年大会暨严复学术讨论会(简称第二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习近平同志首先代表福州市领导班子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严复后裔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严复。这不仅是对严复学术研究的有力支持,还给福建省和福州市学者继续深入研究严复以很大的鼓舞。

在成功举办严复国际学木研讨会的推动下,在福州市委的支持下,19951225,福建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成立“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1996129日是严复诞辰142周年,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召开纪念严复诞辰142周年暨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成立大会(简称第三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欣悉福建省严复研究会成立,谨致函表示祝贺,衷心祝愿研究会在团结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严氏宗亲方面作出成绩,为弘扬严复爱国思想,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秘书处编,《严复研究》简振第一期,第四版,1996331日)

1997121日至3,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主办“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简称第四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为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 首倡变革 追求真理  爱国兴邦”。(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案》,5,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遵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严复研究学者的联系,提出今后5年协同开展严复研究的计划,包括设立“严复研究中心”,联合举办2001纪念严复逝世80周年、2004纪念严复15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严复全集》,摄制电视片,创作电视剧,创办“严复学院”等大项目,习近平同志对这些计划和设想都十分关注。

20017,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筹备召开“纪念严复逝世80周年学术研讨会”(简称第五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这次研讨会十分关心,接见了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并听取汇报。习近平同志 同意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为“严复科学思想与爱国精神”,同意为会后出版的论文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作序并担任此书主编,他还同意出席“纪念严复逝世80周年大会暨《料学与爱国》首发式”并在开幕式上讲话。2001119,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在福州联合召开纪念严复逝世80周年大会暨《科学与爱国》首发式。习近平同志当天因有急务在身不能出席,他请人代为宣读他的讲话稿。在这次研讨会召开期间,习近平同志还会见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严复后裔。

200428,在福建省政协大楼召开“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简称第六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向大会发来贺信。

看完这一段真实历史的叙事,一定会为当年习近平同志如此重视并支持严复研究而感叹。更令人赞叹的是,习近平同志在对严复的客观而全面的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长远的战略考量。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对严复的评价

只要讲到对严复的评价和严复研究,就必然要讲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这段话:“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675)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实际上是给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定了位”,虽然毛泽东后来并没有展开对严复的评价,但是这段论述打开了我国学术界研究严复的“闸门”。

我们有必要深刻领会当年习近平同志对严复的评价,以及这些评价与毛泽东论述之间的关联。

首先,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对严复的评价。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和福建省主要领导期间在出席严复学术研讨会的讲话、题词和为严复研究论著的作序中,从不同角度评价了严复。习近平同志指出:“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爱国主义者。”(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编,《严复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专辑》,2)这是他对严复的简要明确的评价。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爱国主义和追求真理的思想,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学的严肃态度,代表了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走过的道路。”(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4)“为了救国图存,寻求富强之路,严复勤奋学习,艰苦译著,勇于进取,敢为天下先。”(同上,1)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严复“表现了作为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编《严复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专辑》,2)这些评价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肯定产复“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的论述。

其次,习近平同志的评价突出了严复的爱国情怀和对科学的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严复的一生,首先是爱国者的一生,他的一切寻求、一切进取、一切成功都是与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分不开的。”(1993年严复国际学水研讨会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2)他还详细阐述了严复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1884年马江海战惨败后,他就开始对李鸿章等洋务派‘新政'表示不满。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使他更不能沉默了。他爱国激情奔放,认为‘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如果一旦丧失独立,‘其生也不如死,其存也不如亡’,他决心‘吾奋吾力,合群图强’,呼吁全国‘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从《严译名著丛刊》的八部著名译著看,都有明显的爱国倾向,其中《天演论》《原富》《法意》以及《名学》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尤为突出。”(同上)习近平同志还精辟指出,严复“不是为翻译而翻译,而是借重译著,并通过序言和大量按语,表达自已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主张,从而希望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同上)对此,习近平同志还举例说:“比如,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就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动机。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的连遭惨败,使他预感到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他不顾酷暑,奋笔疾书,希求从西方寻求真理,拯救祖国的命运。他借翻译呼吁:‘只要发愤,变法自强,中国仍旧可以得救,存亡生死,其权仍旧操之于我!’给全国人民敲起救亡图存的警钟”(《严发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专辑》,3)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严复“在1898年翻译出版赫胥黎《天演论》时,提出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中,如果中国不振作起来,必将灭亡。这一口号一出,很快地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形成共识:中国必须竞争图强,否则就会亡国灭种,给振兴中华以极大的紧追感。”(同上,4)18953,他连续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四篇尖锐的政论文后,闻知清政府又派李鸿章去日本,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和约’条款,深感形势紧急,329日再发表了《原强续篇》,呼吁继续抗战,反对签署卖国条约。他说:‘今日之事,舍战固无可言!’……这充分表现了他反对帝匡主义侵略的意志。”“他对祖国命运忧心如焚,‘岁月悠悠,四邻眈眈,恐未及有为,已先作印度、波兰之续。’于是,他大声疾呼,要救亡图强:‘呜呼!吾辈一身无足惜,如吾子孙与四百兆之人种何!’其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同上,3)

在习近平同志的评价中,有大量肯定严复对科学贡献的论述。他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8世纪中叶,由于蒸汽机应用于工业,引起英国产业革命,从此,中国与西方工业国家拉开了近二百年的距离。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之下,腐败的清王朝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蚕食瓜分的对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严复挺身而出,高声疾呼,投入救亡图存斗争之中。他高举科学与爱国两面大旗,以‘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为己任,决心‘摒弃万緣,惟以译书自课’,先后译注了《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和《名学浅说》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以图师夷制夷,疗贫起弱”。(《科学与黄国——严复思想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

习近平同志评价严复对科学贡献是包括了严复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作的重要贡献,称他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习近平同志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力于翻译工作,并先后在天津《直报》上接连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治论文,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顽固保守,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向西方学习,努力救国图强;并上皇帝书,力主变法。他译注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他还曾协办北京通艺学堂,主办天津《国闻报》。戊戌政变后,翻译《原富》《法意》《名学》等书,较有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逻辑等学说,译文简朴,态度严谨,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1-2)

三、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支持严复研究的意蕴

从本文第一部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在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和福建省领导期间,在福州一共开过6次关于严复的学术研讨会。对于这6次学术研讨会,习近平同志要么亲自出席并讲话,要么过问会议等备情况或致信祝贺。

站在新时代起点上看习近平同志当年如此重视和支持严复研究,其中是有深刻意蕴的,有待深入挖据。我们认为至少有三点。

首先,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有紧密联系的。前文论及,习近平同志在评价严复时高度赞扬他的爱国情怀,这突出表现在严复对积弱积贫中国的忧虑,严复大声疾呼要以“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来改变中国、振兴中华,这就是严复的“中国梦”,代表“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当然,严复未曾想到也不会想到他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经过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实现。

令人难忘的历史镜头如此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20121129,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内外发出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这“几代中国人”当然包括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第一代知识分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及严复:鸦片战争后,“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方”。

其次,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历史研究思想是有紧密联系的。习近平同志称“严复是精通国学,传播西学的大师”,还指出我们今天要以“严复才兼文理、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为学习榜样。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非常欣赏严复重视历史、精通历史的眼光和才气。的确,严复如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无法译注《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和《名学浅说》等这些诸多学科的学术名著。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纪念严复,就是要弘扬严复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奋发拼搏,‘与天争胜’的竞争意识”。(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编《严复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专辑》,第2)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他还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建设史和40年改革开放史上,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才能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再次,要深化学术研究,更要关注当今现实。这是习近平同志在评价严复和支持严复研究讲话中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他在为《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序中指出:“严复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十分浩繁丰富的”,殷切希望“大家继续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运用翔实的资料,敝开思想,开展讨论,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和客观公正的评价。”(19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4)习近平同志还在《科学与爱国》的序言中指出,“对严复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本人对此甚表赞成”。(《科学与爱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月版,1)

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充分肯定严复的科学思想和爱国精神,还是评述严复翻译西学名著,总是与当代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19941,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严复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更要学习和发扬严复这种首倡变革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大力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习近平:在福州市纪念严复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严复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专辑》,5)199712,习近平同志为第四次严复学术研讨会即“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集中体现了他既要深化学术研究,又要关注当今现实的思想。

2001,在召开第五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期间,习近平同志会见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严复后裔。他指出:“严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先驱”,……我们希望对严复的研究能进一步开展起来,从中得到借鉴,走好开放之路,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繁荣富强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福建日报》20011110,1版)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严复逝世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弘扬严复当年提出的4个方面的思想,其中就有“为我所用、为今所用的思想”。

2004,在福州召开了第六次严复学术研讨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今天我们“纪念严复缅怀先哲历史功續,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全面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福建省政协文史委编,《纪念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特刊》,35)

2016517,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他在这个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大思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这个思路与习近平同志当年支持严复研究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既是一脉相承,又是重大发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

深入挖掘当年作为地方主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支持严复研究的意蕴,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对严复所作的评价,是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这个视角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要坚持用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本文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原副会长)

(《理论动态》责任编辑 成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