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到底多爱吃蒜?


大蒜应当是有史以来爱憎两极分化最明显的食材之一了。

爱者嗜蒜如命,无蒜不足以进食;恨者则畏之如虎,偏偏蒜味又难以遮掩,沾到一点就食欲全无。更为要命的是,大蒜天生拥有着沛然难御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吃完之后,五步之内与人交谈,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蒜味。任谁见了都得抱拳,暗暗“称道”一声:

“嚯,阁下好大的口气!”

因此,吃蒜可以说是一件私密的事。闲居家中,独自窝在角落吃面就蒜,是一个人的味觉狂欢;若是再能找到一位“蒜友”,开瓶啤酒,再置几叠小菜,则是两位知己的促膝长谈。个中滋味,旁人难解。

中国的南北差异,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饮食中,更是非常巨大,比如:主食吃面还是吃米饭、过节时到底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买排骨是论根买还是论扇买……但其中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于吃大蒜这件事上了。对于南方人来说,大蒜只是一种刺激性的调味品,但是对于北方人,这就是每天都要吃的东西。北方人为啥那么喜欢吃大蒜,他们对于大蒜有多少种吃法?小编告诉你!

1. 生吃

这也是很多南方人无法理解的饮食习惯,很多北方人吃面时,无论是炸酱面,还是兰州牛肉拉面,还是东北打卤面,最喜欢的事情,都是一手拿筷子吃面,一手拿大头蒜,一边剥皮一边就着面咯吱咯吱地嚼,看上去香得不得了。西北名菜黄焖羊肉和手把肉,吃的时候也一定要拿一头生大蒜,用来去除羊肉的腥味。

2. 腊八蒜

腊八节那天,除了吃八种粮食做出来的腊八粥,北方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泡腊八蒜。用老陈醋泡出来的大蒜,颜色变成了深绿色,看上去非常清脆。等泡到除夕夜时就可以吃啦,老陈醋用来作为饺子的蘸水,而又辣又酸的腊八蒜就着饺子吃,也是越嚼越香。

3. 烤大蒜

很多人不知道,大蒜在烧烤届也是大有作为的!将大蒜剥成瓣,撒上盐、味精、辣椒面或者辣椒碎、孜然等调料,烤好后味道特别刺激,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只有北方孩子才懂的美味!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常吃大蒜对于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吃完之后保持口腔卫生,如果妹子总是捂着鼻子和你说话,少吃点大蒜吧老铁!

主食杀手,从头“蒜”起

今天我们吃的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是位“西方来客”。

自汉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胡蒜”传入中国以来,这种辛辣刺激、回味悠长的食物便迅速融入我国兼容并包的饮食文化当中,与葱、姜并列,尤其是在北方人的眼中,几乎可搭配除米饭外的所有主食。

吃面得就蒜。新疆的大盘鸡,一顿下来是“鸡光蒜尽”;陕、甘、宁一带,西起武威“三套车”中的饧面,敦煌古老的“胡羊焖饼”(说是饼,实则是宽宽薄薄的面片),东至老陕的臊子面,也都与蒜气味相投;连把醋当成“心头好”的山西人,吃刀削面的时候也得配上蒜,重要程度仅次于醋。

北方人逢年过节都得吃的饺子,当然也得佐蒜而食,最好是腌成淡绿色的腊八蒜,滋味最美。甚至有传闻,山东人包饺子,有直接拿蒜蓉当馅儿的!或许对嗜蒜如命的人来说,这才是“蒜乡”的至高礼遇。

南方人吃整瓣蒜的不多,如江南的阳春面那般精致纤细,大抵是经不住生蒜洗礼的。因而在南方,大蒜主要作为调料入馔或剁成蒜蓉当酱,无论在家常小炒还是海鲜大餐中都必不可少。但在西南的贵州,大清早起来嗦碗羊肉粉,桌上也摆着几瓣山地产的小蒜,粉酸辣,蒜刺激,两者碰撞,无论之后是去上班还是去搓麻,一早上都能神清气爽。

西北,毫无“剩蒜”!

西北人最好吃面,当然对蒜也情有独钟。

陕西的关中、陕北一带,面多是宽面,有小指宽的到裤袋粗的。走进老陕的面馆,桌头照理摆着一缸油泼辣子,几头带皮的干蒜,老客入馆坐定,叫上一大碗面,趁这会儿功夫,立马就开始剥蒜——

先是一掰,再取出蒜瓣,徒手撕下一层薄如蝉翼的壳儿,遇上讲究的“蒜客”还得把蒜码整齐了,桌边一字排开,心里合计着今天的“蒜量”。都说秦人豪迈粗犷,剥起蒜来却仔仔细细,一丝不苟,颇具有仪式感。

等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拌开了,就着蒜大口地“咥”,强烈的刺激感冲击着面条的厚重,在舌尖打了一场“攻防战”,待到“鸣金收兵”了,再呷上一口面汤,那滋味就像古城的历史那样,说不尽的回味悠长。

老陕除了掰蒜,还掰馍,地道的羊肉泡馍都是老饕们自己亲手掰出来的!吃泡馍更得就蒜,而且必须得是酸甜可口的糖蒜。相比生蒜来说,用糖、醋、盐腌过的糖蒜不那么“气冲霄汉”,反倒清甜解腻,完美中和了泡馍的油和咸。

到甘肃,面食绝非只有世人想象中的“兰州拉面”,陕西有的,这儿几乎都能看见。而不管有多少种花样,蒜还是少不了,甘肃人在吃蒜这件事上有历史,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胡蒜”,在这儿进入中国;而山东的大蒜,也是甘肃人李恂,任兖州刺史的时候带过去的!

在吃面这件事上,宁夏人或许没陕、甘二地那么狂热,他们的“主食”可是羊肉!吃宁夏的手抓羊肉,一定得就着蒜,当地人爱说:“吃肉不吃蒜,味道少一半”,此言诚不我欺。当一盘“死壮死壮”的手抓邂逅“性感辣味”的大蒜,本身已经没多少腥膻味的宁夏羊肉,只剩下味蕾里激荡的鲜和鼻腔里弥漫的香。对于不怎么吃羊肉的人来说,或许一小叠解腻的醋蒜汁,会是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山东,得单独拿出来“蒜蒜”!

在山东,葱和蒜本身就是一道菜。

尽管在餐桌上,葱才是主旋律,是周礼指名道姓“春用葱”的古老传统。但山东人吃蒜的功力绝不亚于吃葱!地位上稍逊一筹,想来是汉代才传入的“胡蒜”,孔老夫子没能吃上,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前几年蒜价疯长,对于南方人来说,只是少了点调味料,无伤大雅。但对山东人来说,蒜价浮动可是关乎“吃饭的家伙”!其中缘由,在于山东人不仅爱吃,也善于种蒜,是当之无愧的“蒜乡”。

山东盛产大蒜,尤以济宁的金乡大蒜和临沂的苍山大蒜最知名。从数量上来看,光是金乡大蒜,就占全国大蒜产量的十分之一,且汁鲜味浓、香脆可口,更富药用价值,传闻神医华佗曾以之救治咽喉堵塞的病人,可谓“蒜”到病除。

苍山(现称兰陵县)的大蒜同样个大味美,其间更有一曲悲壮的“天堂蒜薹之歌”。在作家莫言的笔下,名扬天下的“白汁儿蒜薹”承载着农人丰收的希望,腐败了带着“辣臭”的蒜头里则藏着一部爱与恨的血泪史。

而那蒜乡之人的性情,正如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大蒜,平日里质朴敦厚,埋在地下沉默寡言;一旦被视作“羊、马”宰割,则拔地而起与命运搏击,留下一段慷慨悲壮、荡气回肠的史诗。

在从前贫困的岁月里,一天劳作归来,几个馒头就着生蒜下肚,是老山东人活命的方式。这种味觉记忆根植于厚土,承袭于血脉。

时至今日,麦子成熟的季节,用新麦粉蒸出的馒头,蘸上和鸡蛋一同捣出来的蒜泥,大口大口地塞入嘴中,依然是爱蒜者的一道人间至味,更包含着老一代人对“以蒜为菜,果腹充饥”养活了齐鲁万民的感喟与深情。

因而在山东,吃蒜吃的不仅是那独特的滋味,更是吃出了礼乐之乡对于生民福祉的关怀。

东北,可“蒜”来了!

东北人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吃烧烤,蒜和酒都少不了。

这两样都带着点江湖义气。酒自然不必说,醉里挑灯看剑,天生就是侠客的标配;蒜同样颇具侠骨,食蒜之人往往豪放不拘,当年鲁智深在五台山下吃酒,要了“半腿狗肉”,还得“捣些蒜泥”,三两瓣落肚,吃起肉来大开大合,一张口气盖山河,吹起牛来都比平日嗓门大些!

因而豪气的东北人与蒜投缘,除了像大多数北方人那样,吃面就蒜,吃饺子蘸蒜泥,东北的烧烤摊上蒜也是常客。撸串的时候别管是香酥的羊肉、嫩滑的牛肉还是油滋滋的猪五花,刷上蒜蓉辣酱总是没错,以至于蒜本身就能穿着签子上架烤!如果在饭桌上混熟了,资深的蒜客还会趴在耳朵边告诉你:

“烤茄子与蒜蓉同嚼,有生蚝味儿!”

前几年有人抨击吃蒜,斥之为“俗文化”,与放着音乐,清咖一杯的小资情调作比。不妨去瞧瞧素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按张佳玮所说,印象里充满薰衣草、玫瑰和晚香玉的普罗旺斯,对于法国人来说,最动人之处反倒是在大蒜。

以至于“大仲马当年,坐在马车里离开巴黎,不看窗外,都能觉得自己进了普罗旺斯。为什么?因为闻到了健康、丰硕、活泼、健壮的大蒜味!”

这四个词描述大蒜实在精准,而吃蒜一事则无关雅俗,唯在兴趣,至于今日甚至无关男女老少、地域南北,时常有从不吃蒜的人“食蒜而知味”。因而,你与“神蒜子”之间,或许只是差了一次大胆尝试的机会。

大蒜,可以说是一种神奇的食材,由于食用大蒜之后味道浓郁,很多人是又爱又恨。大蒜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因此在德国,大蒜被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有哪些功效呢?又有哪些是食用大蒜时候需要注意的呢?蒜本身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大蒜素,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更能从多个方面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它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镁、硒、锗。丰富的硒能够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从而减少恶性肿瘤所需的氧气供给,所以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北方的冬天很冷,适合吃些肉类来暖暖身子,如果吃肉时搭配着吃些蒜,既可解油腻、助消化,又能让营养吸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吴艳说。在煮肉、炖鱼时加入一些大蒜瓣,还能解腥味、去异味,调节菜品的味道。将一瓣大蒜碾碎,泡于温水中,每天喝两次。由于大蒜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能够预防某些冻疮和其他形式的疱疹。

研究发现,大蒜含有一种叫做“双硫化合物”成份,能够清除体内的致癌物,但是那要吃多少才有效呢? 前提是如果你能忍受大蒜的臭味和辣味,那么只要每天生吃一球大蒜的一半就可以了。如果你实在是不敢吃生大蒜,就把四、五球大蒜煮熟后再吃,也还是有效的。春天是身体机能最旺盛的季节。大蒜的肌酸酐是参与肌肉活动的主要部分,大蒜中蒜素与维生素B1共同产生的蒜硫胺素,能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大蒜的保健作用还包括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故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一定疗效。

消炎杀菌。大蒜里面含有的大蒜素有抗菌效果,大蒜汁可以在3分钟里“干掉”培养基内的细菌。对付流感病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等,大蒜素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有学者报道,大蒜辣素( 0. 08 mg·g 1 ) 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大蒜辣素的分解产物DADS 能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的合成也可以降低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区,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食用生蒜习惯的地区。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大蒜中除了含有大蒜素之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肽类等营养物质,他们促进了新陈代谢、降低血管中胆固醇的浓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周度、增加微细血管的扩张度和通透性、减少血管中的有害物质,达到阻止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研究证实,生食大蒜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大蒜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大蒜约含2%的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它进入人体后能与细菌的胱氨酸反应生成结晶状沉淀,破坏细菌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巯基,使细菌的代谢出现紊乱,从而无法繁殖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