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5):盘龙寺(二)乞丐·香客


 在云南(5):盘龙寺(二)乞丐·香客

2019-8-1

从停车场到盘龙寺山门,一路古木参天。

路边每隔四五米就有一位乞丐。有身体残疾的,将自己扭曲的身体尽量展现着;有疾病缠身的,那痛苦和惨状就写在脸上;有孤苦伶仃的,干脆就用一张大纸写着自己的厄运和悲剧……乞丐应该都是周边村子的,没人理会的时候,他们会走在一起聊聊家常。

有一对乞丐很特别。看起来是一对老夫妻,男的戴顶绿军帽,已洗成黄色,帽舌则是黑乎乎的;外面穿件蓝色涤卡中山装,已经洗成灰白色,里面是件红色的毛衣。女的戴着头巾,裹着厚厚的棉袄,看起来病怏怏的。二人席地而坐,裤子脏乎乎的。表明二人乞丐身份的是面前的一个小竹筐,里面有几张一元的纸币。二人手里不闲着,在处理一堆纸钱之类的东西。看起来他们还有第二重身份,香客。

我进寺院不远,误闯到斋堂门口,就顺便解决午饭问题。先买五元的券,然后到主食窗口,拿到饭盒,自己打饭;再到菜窗口,自己打菜。饭的质量不好,一大团一大团的,板结着,显然不是好米,做的也不好。菜品不多,有南瓜汤,豆芽菜,西红柿鸡蛋,凉拌黄瓜,还有豆腐乳。质量也不好,不精致,不讲究。五元钱,也就只能这样了。管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我这是第二次吃斋饭。第一次在曹溪寺,是将吃斋饭看成是一种宗教活动的,感觉很神圣,很有仪式感,很有收获。这一次的吃斋饭,只是吃饭而已,只是为下午的运动积蓄能量而已。

吃完之后,将饭盒送到门口的垃圾桶那里。盘龙寺敬香的人很多,到此吃斋饭的香客也很多,废弃饭盒堆了一大桶。这时我看到了那位戴黄帽子的乞丐-香客。他显然是自己买了一份饭的,装得满满的,堆得整整齐齐的。他又捡了一个盒子,将别人扔弃的饭菜,装进去。我猜测,可能是舍不得钱,故两个人只买了一份;再捡一份,两人一起吃。省下了五元钱,应该是买纸钱去上供,去烧化了。我有些感动,又觉得凄惶。我走过去,递给他五元钱,意思是让他再去买张券,打一份干干净净的饭菜。老人站起来,一个劲对我说“谢谢谢谢,阿弥陀佛。”

我离开斋堂之后,就顺着山势一座大殿一座大殿地逛。逛到财神殿的时候,又看到黄帽子老头。他和老婆二人正在廊下的石桌上吃饭。我留意了一下,两个饭盒,一个是干净饭菜,一个是捡来的脏兮兮的饭菜。显然,老头没有用我给他的五元钱去买饭。也许,他觉得给神买香火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