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内部的利益博弈


 一个单位内部的利益博弈

 

在一个单位内部,领导往往被忽悠,干活的往往被涂鸦。

一个单位内部,由于涉及职称、职务等问题,另外,由于名额有限,所以,一个单位内部,职工之间往往有较强的利益竞争关系。

一个人,在与自己利益无关的情况下,很可能还比较公正,1+1=2成立。但在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情况下,很可能就是1+1=3或4或5,皆有可能,而且还会找很多理由来论证为什么1+1=3或4或5,总之,核心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一个单位,一般有三种人。一种人能力比较强,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一种人是缺乏能力,干不出活,主要靠巴结领导取胜,或靠损人利己取胜。还有一类人,四平八稳,只要正常完成工作就行,大体属于混日子的一类。

人在领导面前如何表现?第一种人,主要靠干活,靠业绩证明自己。第二种人,有两种手段常用。一种常用的手段是极力恭维领导,为领导大唱赞歌,让领导高兴;另一种手段是极力诋毁业绩突出的人,三十六计,都可能用上,包括给领导提供虚假信息、挑拨离间、小缺点放大等等。第三种人,由于业绩一般,自然也就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能会对业绩突出的人产生诋毁行为,也不排除给领导提供虚假的信息等。

三种人以及领导,互相博弈,最终最大可能的结果是:领导往往被忽悠,干活的往往被涂鸦,而且越是高层的领导,得到的信息失真度越大,越是业绩突出的职工,可能被涂鸦的越黑。

如何消除这种情况:领导选人用人要更加注重职工的业绩,不能听人说某人如何如何,就认为某人如何如何,对别人的说话,领导一定要分析研判,要多长一个心眼。

 

宋圭武2019年8月10日星期六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