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岁运气养生要点


   2020庚子岁运气养生要点

            陶国水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习近平主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动诠释了天地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临床上强调“必先岁气,无伐天和”“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养生上践行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以达 “养之和之”“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

2020120日为二十四节气大寒,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来说,大寒节气已经进入了庚子年的岁运和岁气运行周期。鉴于大寒节气是运气学说中气运交接的节点,现对2020庚子岁运气特点、发病情况略作分析,并给出近阶段的养生建议,供大家参考:

1、交运前的运气分析

回顾过去的2019己亥岁末,由于少阳相火在泉影响,与我们年初预测一致,呈现暖冬趋势,北宋大儒邵雍《大寒吟》中“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在南方未曾出现,到是应了宋人方回《庚子元日》中“腊天何故燠于春,恐为衣单念小民”的感慨。

己亥岁末的气候、物候、证候特点与《黄帝内经》中己亥岁“终之气”(小雪至大寒)描述的情况吻合,“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冬天不冷,很多地方出现植物抽芽、开花,冬行春令,天地自然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相通相应,临床多见上火、失眠、口苦、头晕等少阳证。

此外,因为客气为少阳相火,火克金,容易出现肺系疾病,这种非时之气,导致流感局部散发增加,包括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亦与此阶段运气特点有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普通感冒,虽然很快症情缓解,但是会出现较频繁、持久的咳嗽,我们用小柴胡汤加减法取效较佳(《伤寒论》98条: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2、庚子岁的运气分析

展望2020庚子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商金运,属于运气同化中“同天符”,同时气克运,为“天刑年”,全年气候变化波动比较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庚子岁倒春寒值得关注

庚子岁初之气(120-320日),主位少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金运,风寒燥三气杂合,可出现“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的状况,甚至二之气(320-520日),也会“寒气时至”。民谚有“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结合己亥岁的暖冬,运气胜复自我调稳机制,庚子岁初倒春寒几率大,会出现“关节禁固,腰痛”等,平素阳虚、偏寒体质、腰腿有旧疾和风湿、类风湿患者以及心脑血管患者特别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2)局部散发传染病需注意

《黄帝内经》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2019年“冬行春令”,阳气失藏,有造成2020庚子岁出现疫病发生的客观因素存在,且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可局出现部流感、病毒性肺炎、痢疾等。平素体虚者应做好防护,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注意与肺燥相关的疾病

庚属金,在藏为肺,在窍为鼻,在体为皮毛,在病为咳,加上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容易出现“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疡……”注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咳嗽、皮肤病、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针对这些症状,可以用乌梅30g、仙鹤草30g、地骨皮10g、防风5g,煎水代茶饮。

4)夏季尤注意心脑血管病

三之气(520-722日),主位太徴火,客气少阴火,中见金运,二火胜运,会出现“大火行”,天气炎热,同时“寒气时至”,容易出现“民病气厥心痛”,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要注意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发生,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提几点养生注意事项:

1  顺应阳生吹卯时风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对人体而言,最佳的睡觉时间应该是晚上22点前后,保证6-8小时睡眠,大寒过后春天的气息已然嗅到,阳气开始萌动生发,这时大家应该早起了。晴朗的早晨,吹吹卯时风(5-7点),如《朱子家训》所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做好开窗通风、换气。

当然,此阶段早晚温差大,不时还有寒流侵袭,而且多风邪,需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体弱的老人和小孩要多加注意。

2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增强抵抗力,但是不建议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推荐做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快慢走交替、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等等,平时工作间隙多伸伸懒腰、做做踮脚。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可大汗淋漓。注意避风,勿被凉风吹。

3  调节情志以顺春气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注意保持情志愉悦,保持“恬淡虚无”的好心态,避免过度的情志偏激,以保持体内气血条达,尽可能做到不大怒、遇事不慌张、不生闷气、不生怨气。特别是今年为庚子年,从五运六气来说属于金运太过之年,金乘木,肝木受郁,更加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平素易有情绪抑郁者尽可能不要独处,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动静结合,以达到心身康泰。亦或约上三五好友聚聚会,聊聊天,以减轻孤独与寂寞感。天气晴朗时多晒晒太阳,对稳定情绪也很有帮助;还可以多听听旋律优美的音乐,清代医家吴尚先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4)佩挂运气防感香囊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佩戴香囊的风俗和习惯。此阶段流感、水痘、肺炎等等疾病易发。佩戴防感香囊可以调节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推荐一款自制香囊:药取,艾叶10g、油松节10g、丁香5g、白芷10g、薄荷6g、石菖蒲10g、川芎15g,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佩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家庭房间、卧室门上。

5)食疗芫荽葱白防寒

配方:连根香菜3-5棵,连根葱白5-7根,白萝卜100g(切薄片),生姜3片(约10克),制法:将香菜、葱白、萝卜、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也可稍加1-2匙老红糖共煮,滤出汤液,趁热喝下,盖被休息,寒出而解。此汤成人、儿童均适合。香菜,学名芫荽,温,辛,归肺、脾经,有发表、健胃的功效。香菜根还能够发汗退热。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可发汗解表,通阳,祛痰。白萝卜,味辛、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消积滞、化痰清热,抗病毒等功效。不慎感受风寒后可服此。

6)推荐一个运气处方

处方:紫苏5g 、淡豆豉3g、炒枳壳5g 、炒厚朴5g

制半夏5g、陈皮5g 、生甘草5g、生姜3片。

此方根据清代学者王勋《慈航集三元普济方》所定庚子春日外感方,可作为预防普通感冒、流感,保健用药,每日1剂,水煎服,周2-3次。(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