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智库建言(四十)中国应建立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
由于地球上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未来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很可能是海洋,而不是陆地。
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欧洲,战场主要是陆地。未来世界大战很可能以亚洲为中心爆发。首先,亚洲各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在发展中,就容易产生冲突。其次,由于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惨痛,亚洲人就会更偏好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再次,由于亚洲没有形成像欧洲一体化一样的协商机制,这就缺少了躲避战争手段的体制保证。第四,发达国家为转嫁国内矛盾,很可能会成为亚洲各国战争的幕后推手。亚洲国家之间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发达国家很可能不直接参与战争,但很可能会成为战争的主要幕后因素。另外,在战争中,争夺的主要对象将可能主要是海洋资源的开采权。同时,战场很可能主要在海上,而不在陆地上。
若以亚洲为中心爆发世界大战,中国将会处在外部力量合围的中心,这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未来中国发展,外部环境会越来越恶劣,中国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打大仗的准备。
中国如何应对未来的危险和来自海洋的竞争,笔者认为国家要有战争和和平两手准备。第一,从战争角度看,国家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第二,从和平角度看,国家要积极呼吁保护海洋,呼吁国际社会禁止海洋开发。人类对海洋开发所引起的危险要高于陆地,同时,人类若对海洋造成大面积污染,人类将会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所以,保护海洋,禁止海洋开发或容许适度开发,是人类的一种明智选择。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如何建立强大的海军,笔者认为,中国应优先或重点发展潜艇,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
笔者认为,未来战争会主要体现隐蔽性、闪电性、准确性、毁灭性四大特点。中国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就要立足于这四个方面的考虑。航空母舰虽然可以具有闪电性和毁灭性以及准确性等特点,但不具有隐蔽性,所以,发展航空母舰很可能是弊大于利,而潜艇就可以回避这一弱点。
但中国可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一方面,要发展航母,这可以分散一些国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坚实发展潜艇,要形成强大的潜艇作战能力。航空母舰可以建几艘,但不宜多,而重点应放在潜艇建设上。
中国应在南海建立强大的军事基地,而潜艇部队应成为骨干力量。有了强大的潜艇部队,就可对侵犯南海的行为进行出其不意的有效打击,让对方吃哑巴亏。
目前,中国发展,正面临内外两方面的考验。在内部,不公平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诸多问题正困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在外部,国际竞争是日趋激烈,周边国家正在加紧对我领土进行渗透,抢占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要有大改革的思路。
所谓大国,就是要体现对外性的强大力量。若一个国家没有体现对外性的强大力量,这个国家面积再大,实质就是小国。面积大,力量小,这个国家就是被别人算计的对象,就是被殖民的对象,就是被割裂的对象。多少年来,中国是一直苦于内战,而忘记了外部的威胁。当我们在做无谓的争斗时,别人却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地盘。
反省历史,我们必须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内强素质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建设强大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明的竞争。文明是决定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因素。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关键是要培育诚信、理性、敬畏精神。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一个不讲科学的民族,一个只知道吃喝的民族,在什么时候都是没有前途的。外塑形象,就是要树立真正的大国形象,在关键问题上决不手软。若该需要战争,就干净利落的用战争手段解决。在内强素质和外塑形象方面,内强素质是根本。
宋圭武2011年8月1日写于兰州
作者简介: 宋圭武,国家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宋圭武整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