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集聚


  睡城――资源缺乏北京有几个著名小区,被大家比喻为睡城,其特点是缺乏应有的配套,就医、入学等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每天的上下班都是最堵车的地段,每到了春节前后,几乎是“空城”一般,大家全都回家过节了。

  分析原因,主要是当时立意在于要首先满足大家“住”的需求,当时大家对于健身娱乐等的需求还不十分强烈,购置房屋时,选择余地并不大(特别是价格与地段的关联性特别强,选择了低价,就只能忍受距离远或者是偏僻了)。

  这些所谓的睡城,造成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如此大的客流,本来可以形成大量的消费,却由于在消费的黄金季节里,大家都选择了外出或者是回老家,政府得不到应有的税收,如此巨大的客流价值被浪费真的可惜。另一方面,大家距上班、休闲和娱乐的距离过远,从而生活和娱乐的成本非常高,让本来就不多的收入,进一步褪色。

  城市――资源聚集

  全球都在进行城市化,大家也在不约而同地奔向城市。

  城市是资源的会聚地,也是集约使用各种资源的典型,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拥有着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资源,当然包括着衣食住行、健身娱乐,也包括着子女入学以及就医等等。这个圈子越小,资源的品质越高、资源的种类越全,就越能够提高居住区的品质,这就是王健林董事长提出的“因市而城”的概念。

  资源永远是的稀缺的,不仅是土地,就是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永远是稀缺的,这些稀缺资源的不同组合也提供了不同的品质与品味。

  如果不能配套建设足够的生活配套、商业配套和商务配套,单纯的居住区势必会成为睡城,居住区的价值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城市综合体――资源整合

  我国尚处于急速上升的阶段,速度过快之下,对于规划和产品的琢磨肯定是不够的,造就了某些产品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落后于时代,有的稍好建成时还好,但很快就落伍了。

  金鸿置地广场,就是将工作、娱乐和生活会集在一起,打造了一个新兴的生活中心、商业中心和商务中心,合理的配置不仅大幅提高了资源的价值,也大大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半径,大大降低精力和时间的消耗,不再把时间花在路上其实是一件美事――如果不能延长生命,让生命的每一刻更有意义,是很好地诠释了综合体的价值所在。如果大家都能减少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半径,那路上的交通也应不再拥堵,空气污染自然也就少了,不也是功德无量吗?

  城市综合体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而且还不是最完美的一种(缺乏绿化、山水、缺乏舒适度等),但城市中心物业确实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

  城市改变生活,商业成就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