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是跨界学习的高手


 /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 詹长霖

罗杰·彭罗斯,他是一位数学家,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数学家为什么会夺得物理学奖?这得从爱因斯坦说起。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推导宇宙中存在一种天体——黑洞。爱因斯坦虽然预言了黑洞,但他不太相信黑洞真实存在,因为黑洞实在是太魔幻了。但他的粉丝彭罗斯却相信了,彭罗斯的数学很牛,他巧妙运用数学方法,居然算出了黑洞的存在。不仅如此,他还将此法运用到整个宇宙,竟计算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不可避免存在一个奇点,那是宇宙大爆炸的起点。


这次彭罗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因为他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评论,说诺贝尔奖已经进入跨界时代,好像确实是这样,至少跨界拿诺奖的人越来越多。数学家拿经济学奖,数学家拿物理学奖,物理学家拿化学奖,工程学家拿医学奖,心理学家拿文学奖…………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跨界学习很重要,很多研究要想茅塞顿开,往往需要触类旁通。
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其实两点之间未必是直线最短。跨界绕绕道,说不定比走直线还要更快抵达。

 

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芬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为何能成为史上最牛画家?就是因为他喜欢跨界。他年轻的时候突然发现:要想画好人像,就必须得了解人体构造。于是他研究解剖,成了解剖学家。他发现仅仅如此还不够,要想画好人像及物体,还必须懂得黄金比例,他又开始研究工程和机械设计,于是他成了当时最牛的发明家。


就这样,他开始了漫长的跨界,最后还成了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


正是因为不断地跨界和融通,达·芬奇才成了史上最牛画家。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更多的需要具备跨界的T字型人才。
“T”
字的那一竖,代表你沉潜研究的垂直领域。
“T”
字的那一横,代表你必须得重视跨界学习。

 

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产品常常让管理者们很吃力,因为很多的管理理论,不一定能完全适用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管理者不仅需要在专业领域高于被管理者,在管理的系统体系知识及公司涉及业务的专业知识上,也有所深入。


也就是说:你得先沉潜研究某垂直领域,在垂直领域达到专业层级后,则需要进行跨界学习,这样才能在垂直领域更上一层楼。


所谓跨界学习,就是不局限于自己研究的垂直领域,多去接触一些相近乃至相反的领域,此为触类;当你对别的领域有所涉猎后,便多了一种思维方式,或借鉴,或迁移,此为旁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果我们只钻一门学科,钻到一定深度,往往就会遭遇瓶颈,而打破这个瓶颈,往往需要触类旁通。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句话: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
自古牛人,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