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对冲投资风​险四:长生生物事件


 勤劳创造价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东山,欢迎来到金值成长

今天我们来聊聊长生生物事件,所引发的投资风险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更好的投资风控把握。

医药股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长期受资本市场关注,作为疫苗领域的佼佼者长生生物自然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长生生物曾占据中国疫苗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企业、最大的流感疫苗企业、第二大水痘疫苗企业、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疫苗企业,被业内奉为“疫苗大王”。在事件爆发之前,长生生物的市值曾逼近300亿元,成为众多投资者和投资机构追捧的对象。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就是这么优秀的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在市场一片看好,众多投资机构纷纷给予“买入”和“增持”评级的长生生物却爆发出疫苗造假的骇人听闻事件,并迅速引爆舆论,导致长生生物股价断崖式持续跌停,最终在2019年11月27日被深交所摘牌,成为A股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一股。

为什么一家如此优秀的上市疫苗公司会进行产品造假,这也许是广大投资者心中最大的疑问。如果长生生物生产不造假,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长生生物极有可能成为新冠疫苗研发的领导者,其股价也势必会一飞冲天。当然这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拥有产品造假基因的长生生物在新冠疫苗研发中造假或者利用疫情炒高股价,一旦东窗事发,GJ和投资者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历史没有如果,股市投资也不会有后悔药,长生生物扎扎实实的给所有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黑天鹅”事件的真实课。

长生生物全名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长生生物的全资子公司。长生生物于2012年6月5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长生生物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06%、44.98%和33.28%,2018年一季度更是取得净利润增速达72.22%的耀眼成绩。多家证券投资机构给予了“增持”和“买入”的评级,而且在2018年一季度的十大流通股中出现了多家基金和信托的持股机构。

长生生物的优秀反而使得随后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显得更加黑暗无光。

长生生物在“黑天鹅”事件爆发前就已经劣迹斑斑。疫苗作为医药行业较为特殊的药品受GJ主管部门的严格JG,因为疫苗不仅关乎国民的生命安全,更是GJ医药生物领域的战略物资。

2014年,长生生物就曾出现过严重的疫苗造假事件。主要是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将部分过期原液批次混入,而且不如实填写日期和批号,部分批次向后标示生产日期等行为,严重WF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国家药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018年7月15日,GJ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 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GJ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组发现,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同时通告明确,责令长生生物停止狂犬疫苗生产;

2018年7月16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召回全部涉事疫苗;

2018年7月20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涉事疫苗数量约为11.3万份,均尚未出厂和上市销售;

2018年7月21日,问题疫苗彻底曝光,长生生物2017年被发现25万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而这25万支疫苗几乎已经全部销售到山东,库存中仅剩186支;

2018年7月22日,ZL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2018年7月23日,总SJ对长生生物事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DC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要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总SJ强调,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DW和ZF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药去滓、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自2018年7月15日爆发以来,受波及的不仅仅是疫苗的使用者,还有长生生物近2万余名的投资者。股价自7月16日以来,呈现连续32个跌停,创下了A股市场的跌停记录。

伴随着股价的持续下跌,几乎所有的投资者损失在80%以上,同时长生生物的大股东在兴业证券质押1.78亿股,待购回金额高达6.75亿元。

上图为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发生后的股价走势图。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长生生物的股价在持续跌停后甚至出现一波连续涨停。面对发生如此严重问题的企业,被ZF重点整治的生物医药公司,竟然还有投资者去投资、去抄底、去赌重组和收购,这其实就是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在作怪,万一被重组了、万一被收购了,股价就会疯狂的上涨,收益就会成倍的增加。可惜,这样的万一没有出现,最终这些投资者成为长生生物退市和此次“黑天鹅”事件最大的陪葬品。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您的支撑是我最大的动力。

想要了解更多股市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