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的急先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蓄意制造的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全面发动了吞并中国的侵略战争。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洛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为八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
1937年8月,洛南青年罗锦文,在西安联络动员包括8名洛南青年在内的14名青年医护人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自愿奔赴抗日前线的战地医疗救护组织——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亲任队长,奔赴抗日前线开展战地救护,受到了朱德、澎德怀、左权等的肯定和表扬。随着日寇侵入潼关,洛南已成为抗日的前哨。为肩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洛南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洛南支部,于1938年8月在县城北塬成立。为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的推动下,在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郝兆先和县立洛南中学校长黄宪之等进步人士的参与支持下,先后成立了“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洛南分会”、“县立洛南中学抗敌后援支会”和西街小学、景村小学等抗敌后援支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时任县长的郝兆先被群众誉为“抗日县长”。为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成立了“洛华游击队”和张国安、龚贤安、肖绪歧等游击组织。1940年6 月18日,日军轰炸重庆返回途中,一架敌机迫降洛南,洛河儿女手持农具追歼4个、活捉3个弃机逃跑的日本鬼子。抗战时期,洛南在西安、开封、延安等地学习的何史挺、姜廉生、何振藩、谢苏、冀克让、张振民、白景华等青年学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民先队,在38军17师任副团长的郝世英、在杨虎城警一旅任上士文书的冀居生等光荣入党,他们都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