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创意策划》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四十年余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规模与影响都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我国已迈入旅游强国和优质旅游时代,面向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旅游业的核心任务。随着产业定位的不断调适、需求层次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旅游市场开拓与营销、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越来越倚重于旅游策划。精神经济、内容产业、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注意力经济、符号经济、蓝海战略、长尾理论、文旅IP、互联网+、场景经济、UGC、大数据、区块链、双创战略、供给侧改革、美好生活、幸福产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新现象、新事物、新理念的出现,对旅游策划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塑造旅游地特色的思想来源和迎接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旅游策划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先策划,后规划”“妙手点金,创意无限”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社区所认识和接受。这又助推了旅游策划实践活动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旅游策划机构,多数具有旅游规划资质的机构也开始涉足各种旅游策划业务,为地方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对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鉴于旅游策划的特殊价值,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旅游管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三大特点,提出了“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中将《旅游创意策划》《旅游项目策划》列为选修课程。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旅游创意策划》课程教材建设必须克服“重理论轻方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弊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国际视野。引介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老挝、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德国、瑞士、芬兰、丹麦、捷克、克罗地亚、美国、加拿大、乌拉圭等国家(地区)的优秀旅游创意策划案例。第二,凸显创意环节。设立专门章节介绍旅游策划创意的内涵、类型、特征、原理、程序与技法,并考虑通过专栏、案例、名言、故事等补充创意人物、创意思维、灵感来源的相关知识。第三,倡导故事教学。通过各类经典的创造性思维故事启发读者思考,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引导读者捕捉旅游创意策划中的隐性知识,提高教材的可读性,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第四,强化方法传授。阐释旅游策划的思维方法、常用方法和基本技巧,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何以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第五,注重养成教育。每章正文后面考虑设置“拓展阅读”“灵感触媒”“案例分析”“综合实训”“探究学习”等内容,引导读者在平时学习中培养策划思维与职业习惯,为将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第六,反映行业动态。提及月光经济、美好生活、数字文创、场景旅游、研学旅行、创客社区、共享农场、可食地景、无人酒店等新形势、新业态、新产品、新做法。(首发来源:李庆雷、王双全编著《旅游创意策划:原理-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