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演唱的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一季)主题曲,作曲是韩雷,编曲叶霖,作词则是由古代的王维、李白与嘉宾康震老师共同“完成”的。这种把古诗词与白话文结合的歌词结构可谓是一种“倒胤然体歌词”设计。
《经典咏流传》歌词结构
A1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A2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C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之所以说她是倒胤然体歌词体式,是因为她的主歌A1、A2两部分采用化用多处经典诗词而成的白话文(康震创作),副歌则是自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白的《子夜吴歌 · 秋歌》。
歌曲演唱的顺序也有编曲的特点,是按照先唱A1再唱A2(而不是B),接着唱高潮的副歌B(两首古人的五绝),最后再舒缓地重唱一遍A1(相当于C)的前四句旋律作为大音绕梁不绝地结束。
之所以要用两首五绝作为副歌是因为,一首五绝只有20个字,太少,无法平衡主、副歌两部分的旋律,所以两首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重唱一遍也可以——很多《经典咏流传》里其他的歌曲也是采用此方法来解决的。
胤然体歌词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跨界创意师、文化监理人黄胤然先生于2009年在文化部的《音乐生活报》及《中国日报网》等权威媒体上首倡的一种“古诗词+白话文”歌词文创新理念。当时他在文章里给出了一个实验性、概念性的《蝶恋花· 绝代佳人》胤然体歌词样板,以演绎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为主旨的:

A1:
霸业功名云闭月
萍影谁怜
雨打芳春咽
长恨孤灯人永诀
断魂满地梨花雪
A2:
千古琵琶萦汉阙
落雁飞沙
乡梦离弦叠
执手归湖情更切
碧波一棹湮吴越
B:
纵然被轮回欺骗了千年
我的守望傲然云天
宿命里注定有那个瞬间
日落西海月上东山
佳人入我怀
让我静静地望着你
看到我心底的那双眼
其主歌的A1和A2两部分合起来恰好是一首完整并合乎格律的【蝶恋花】词,极简浓缩了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貂蝉、杨玉环、王昭君和西施,副歌部分(B段)则是自由体式的白话文。因为(格律)词大部分都是由字数和平仄完全一致的上下两闋构成,这也正好可构成现代歌曲主歌的两段(亦可重复多段)。而且用遵循格律平仄创意出来的词,更不会出现“倒词”的毛病。
这个大方向在10年后的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里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印证。在节目的第一季里采用类似胤然体歌词(无论正序还是倒序)的比例是16%,第二季是32%,而在第三季的已播出的前两场里的比例已经高达56%了。也可谓充分彰显了古诗词+白话文歌词的艺术大方向与市场价值,说明她逐渐成为一种2.0升级版的中国风歌词新定式。
当然,究竟是采用胤然体歌词体式——把古诗词放在主歌部分,还是倒胤然体歌词体式——把古诗词放在副歌部分,就要根据主题、旋律甚至具体歌者的特点来灵活安排了,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胤然体歌词首倡者黄胤然简介:文化监理人、跨界创意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河北美院客座教授。
首部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作者,诗装®汉服国家专利发明人。双章书法®、诗创®、诗装®、胤然体歌词、写意音乐剧,文创监理、文创优化等理念首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