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汹涌来袭,此情此景,除疫情防护紧缺用品企业加班加点赶工生产外,众多企业春节后延期复工,一些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餐饮、服装、旅游、房地产等何时复工则更显得遥远。与此对比,很多智能化、机械化和安全生产水平高的企业则受影响不大,实现如期复工生产。
智能化产品及生产技术在疫情挑战下大显身手。
疫情一开始,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在线教育、研发设计公司等就利用AI、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突围。如招联金融启用了约5000个招联智能机器人进行服务,覆盖对客户提醒等多场景服务;中邮消费金融则及时暂停人工现场催收,全面启动智能机器人远程催收。
2月6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灵巧躲避车辆和行人,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同日,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的“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可一次性测量10个人的体温,误差在0.5℃以内。
2月10日,深圳龙岗使用大疆T20植保机空中消毒,4天覆盖面积将超300万平米。同日,优必选科技的AI机器人“警察”坚守深圳防疫一线,助力降低病毒传染风险,同时,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进行疫情广播宣传,减轻警力压力。
2月10消息,新松机器人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为钟南山院士团队设计研发咽拭子检测复合机器人,此款机器人由移动机器人、六轴协作机器人、蛇形机械臂、咽试子采集装置四部分构成,可实现远程精确操控,使前线医务人员在不接触病患的前提下完成咽拭子采集,实现咽拭子采集环节的无人化作业,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受疫情倒逼,一些企业开始加速部署智能化生产。如联想集团宣布短期生产滞后,未来将部署智能制造技术,在未来,联想的武汉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实现全面的智能化生产;为应对疫情影响,远东传动将加速推进“机器换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