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中国变化


 

  疫情加速中国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突发引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重大变化,有的已经发生,有的正在发生,有的有待观察,略作梳理,分享给网友:

  在线中国即将到来

  这次疫情,各地都在往武汉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中国物流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让武汉的物资迅速做到了需求补给,即便是紧缺的医疗资源,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最高效的调配,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个奇迹。

  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会,几乎可以覆盖了100%的需求,这个优势在非常时期体现得非常精彩。紧接着启动的是线上办公模式,如果疫情持续2——3个月,就会有大量人群习惯于在家里办公,而且未来是个体崛起的时代,大量个体都脱离了公司独立发展,比如网红/自由职业/自媒体等,他们都不需要传统的办公室。

  这次疫情相当于让14亿人进行了协同大演习,而且这场演习是线上线下,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方的高效运转,打赢了这场战役,是协同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是中华文明自信的提升。

  医疗卫生行业

  需求爆发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医疗健康领域,除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专业医疗用品之外,最主要的是大众层面的健康卫生需求将爆发。

  疫情也是对全国大众的一场卫生健康普及教育。尤其是,疫情中人们发现:身体健康、抵抗力好的人,往往能够被治愈;而那些有其他并发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所以说,医疗健康行业将从3个方面爆发:

  1、传统的防护企业

  当下,我国口罩生产严重不足,专业的N95口罩日产能仅有60万只;

  即使疫情之后,口罩生产企业仍会面临巨大的需求,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电子体温计、空气消毒机、多次循环电子口罩等,都将日益普及,成为大众日常需求品;

  一些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强体力的辅助性保健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热销品;

  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线下健身馆、健身器材等,都会因此而受益。

  2、互联网医疗平台

  疫情期间,丁香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平台,都推出在线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一方面缓解了线下就医压力,节省了资源,也让无数消费者体验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

  而且,整个医疗过程能够实现闭环。比如阿里健康,就通过淘宝App上线了“买药不出门”服务,线上问诊之后,在线医生开方,药品直接给配送到家。

  2019年之前,人们线上问诊的比例仅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线上问诊的比例已经提高至10%左右。

  再加上,2019年6月国家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有充足的理由判定: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将迎来一场大爆发。

  3、医药电商O2O

  整个医疗的闭环分为三个步骤:在线问诊——医生开方——医药购买。

  但这个流程并不一定会完全被阿里健康这样的全平台接盘。在“医药购买”这个环节,对于一些常规药,消费者将从叮当快药、京东医药,甚至是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购买。

  所以说,医药电商的O2O平台会迎来一场大爆发。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还会衍生出大量独具区域特色的O2O平台。

  手游比端游更具有爆发潜力  根据媒体报道,腾讯的两款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春节期间表现十分优秀。《王者荣耀》在除夕当天流水较高,相比2019年除夕夜的高,由此可见疫情影响带给游戏行业的商机。 除此之外,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社交游戏《玩吧》,以及与疫情有一定关系的《瘟疫公司》都成为春节期间的黑马。 索尼的PS4、微软的Xbox等主机类游戏,以及《连连看》《斗地主》等休闲类游戏,也受到玩家的青睐。 相比之下,手游比端游更具有爆发力。宅在家对大众来说很难熬,但对游戏厂商来说,却是催生需求的好时机。 另外,游戏消费也是有惯性的,催生出来的游戏需求,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退。 

  付费视频及会员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前三款最火爆的视频平台分别是:爱奇艺、腾讯视频、抖音短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付费会员数均有所增加。 2020年春节期间最火的电视剧有《锦衣之下》《绝代双骄》《乡村爱情12》等。 《绝代双骄》属于老版翻拍,仍然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这主要是因为,经典的作品底层是人性通性,但时代变化,观众的审美、情感表达以及对演员的喜好都发生了变化。《绝代双骄》就是在传承武侠精神和爱情的基础上,对演员和审美进行了调整。 一个电视剧、电影究竟能不能赚钱,关键是要搞清楚某一时间段里,某个社会阶层精神需求是什么。这样,你搞出来的产品就能满足他们,就一定会很有意义,一定会赚的很多。 

  “新网红经济”将大批量爆发 短视频方面,抖音DAU破3亿,达到了3.11亿的用户量,同比往年增长了93.1%;快手的DAU为1.77亿,同比往年增长了55.8%;腾讯微视同比增长595%(具部分网站数据)。 短视频的爆发,将催生一大批新晋网红,爆发一场新网红经济。 新网红与传统网红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网红更多来源于普通大众和草根人物;2,观众的“复看率”更高;3,传统网红依赖广告和带货赚钱,新网红更倾向于内容植入。 抖音上有大量的娱乐号、段子号、知识号,比如“老梁故事会”“尊宝爸爸”“略懂点典故”等,这种几十秒的爆笑段子、猜谜游戏、知识普及、商业道理等,都有很高的传播基因。 在音乐领域,2019年年末开始,街头女歌手“小阿七”十分火爆,翻唱的《不谓侠》《下山》《那女孩对我说》等,在网络上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传播量。 小阿七的火爆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她长相甜美,帆布鞋、连体衣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着装,以及代表大众草根歌手拼搏向上的力量;

  另一个因素是网络上很多的流传都是十几秒,只传播每首歌的高潮部分,短视频容易传播,是因为符合人类大脑“短反馈”的机制。(相比之下,读书是“长反馈”,就不容易专心看下去)

  随着疫情对短视频的加速普及,未来一些新晋网红诞生,将进一步推动网红经济、流量经济的爆发。 

  企业咨询服务平台将崛起

  疫情期间由于不能复工,很多企业家愿意在线学习,思考企业的未来。 疫情之后,在线上课程中收益的企业,将会更加看重自身抗风险能力及其组织架构调整、业务转型等,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咨询服务都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也将爆发增长,毕竟新公司的成立、原有业务的破产、转型所需的统计、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等,都需要有人帮你服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设计公司等会迎来业务的增长。 

  在线教育平台 由于学校不能复课,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一批在线教育平台迎来爆发的春天。 在线教育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名师优势,疫情之后会加速市场调整,一些听过名师讲课的学生,将再很难将就普通老师,在线教育必然迎来一波爆发期。而且,未来线上教育与线下融合也是必然趋势。 

  线上办公软件 很多企业应开始线上办公,钉钉、企业微信等一些线上视频、任务管理系统,服务器都被挤爆。 尽管对于线上办公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争议是任何新兴事物的特性。由于成本更低、更灵活,线上办公未来势必会出现爆发浪潮。 

  现代制造业 疫情期间,一些传统企业正思考业务模式。在危机中,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让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 此次疫情之后,将加速中国企业向着更先进的现代制造领域迈进。 尤其是一些大量依赖人工劳动的企业,会抛弃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品,集中优势、保留核心能力,升级制造设备,向现在制造业转型。 企业业务转型的方向很可能会是物联网、智慧城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抗风险能力更高。 

  高标准的生活服务将会爆发

  疫情期间,由于人们不愿意去大超市,社区便利店、生鲜电商等企业,都出现了集中爆发。 还有一些配送服务,美团、百度外卖等,业务都出现井喷。 可以说,疫情催生了“宅经济”。未来,同城物流,跑腿服务等会进一步崛起,未来的人会变的越来越来“懒”,越来越“宅”,越来越不喜欢跟人接触。 但人们的诉求并不会降低,生活服务不仅仅停步于“在线买菜”“在线点餐”等初级阶段,而是向着更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比如,4人的火锅食材搭配、半成品菜、甚至上门炒菜,上门家政服务、家庭整理师等高标准、特色化服务,都会逐渐崛起。 

  生命医疗行业,将成为极大的风口 除了健康产业之外,中国的生命生物技术市场需求巨大。这场疫情,暴露出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应对危机能力的欠缺。 当下,日本、美国在生命医学领域走在世界前端。 日本的干细胞技术,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用来抵抗衰老。通过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可以重建膀胱、肝脏甚至心脏,有科学家分析认为,人类活到120岁不是梦。 美国的生命生物技术也是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国政府把60%科研经费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具价值、改变未来的重大科技突破中,生物科技经常占据30%多。 疫情之后,中国市场对生命生物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呈现爆发趋势。这将推动中国三方面的进步:一是原研药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医疗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 相关的企业,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早投资,尽早布局。 

  心理咨询及一对一心理陪护 疫情期间,很多人天天刷新闻,出现了恐惧、焦虑等情绪。

  疫情之后,将会有大量的人需要私人心理医生、私人心理陪护。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人的心理需要抚慰,线上咨询服务会逐渐兴起。 

  参谋机构及智库 疫情使得中国的企业面临很多困难,开工难、资金链断裂、贷款问题、疫情期工资等问题,成为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 但每个地方的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诉求也会不同。地方政府在收集民间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会更加务实,也会越来越多地参考专业参谋机构或智库等第三方独立报告。 同时,疫情也是一个警钟,一些风险评估机构、预警机构等,会逐渐浮出水面。 所以说,随着中国的改革深入和政府的透明化转型,这些智库、参谋机构等,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餐饮和旅游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尽管当下,餐饮企业受到的挫折最大。但疫情结束之后的1、2个月,餐饮和旅游行业,都会出现大规模的爆发性增长。 因为“宅”是一种对自身诉求的压抑,是原本的消费诉求受到了遏制。 如果疫情控制乐观,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端午假期,甚至十一黄金周,都会出现旅游和餐饮消费旺季。毕竟,该去的地方还得去,该见的朋友还得见。 旅游就是一种短缺经济,在家里呆腻了,就想出去看看,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家陪父母,这是人的特点。 春节期间,很多人在家里觉得“吃饱了撑的”,开始想出各种娱乐办法,甚至有些人憋坏了后,就不道德了,把鞭炮绑在狗尾巴上玩,结果狗跑进屋子里,把整个屋子都烧没了。 所以说,人类就是一种短缺经济。疫情一结束,一定会有大批“憋坏了的”人,跑去全国各地、全世界去看看的,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速度”将更加全面

  之前提到中国速度,我们想到的是基建速度、高铁速度、5G速度……

  而这次疫情后,我们又将拥有战略协同速度,战时研发速度、公共安全应对速度、动态信息引领速度、群体心理疏导速度!

  中国这次处理疫情的速度和手段,将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节点,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未来都意义深远!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神在这个时候消失了,同时一场文艺复兴开始了,欧洲的机遇到来了。

  我坚信,这次疫情也将是是中国进化的最佳机会,它是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关系、民众与政府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考验。

  最终,中国一定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梦的起点在中国,终点在世界!

  一切希望都在拐点,只要迈过这个拐点,就是更加辉煌的明天!

  当挑战来临的时候,对于有头脑的人,对于有准备的人,很可能是一种机会。

  但是未来的商业,两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圣经·马太福音》里的那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使他多余;没有的,要把他剩下的也夺走。”

  头部的企业将在寒冬之后蓄势待发,而那些主业不够集中的企业,很可能面临更惨烈的冬天。

  所以,疫情期是一个机会,需要深度思考自身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