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外国升学,往往都会比在国内考上名校的概率要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好比说外国人来到中国想要考清华、北大,那么录取率一定要比我们高出一块。反之,我们想要去日本升学,也一定会比日本人考上名校的概率大。
但是很多同学还是非常担心:国内双非二本想要考日本top10的院校,是不是还是不靠谱?大学院升学跨专业的情况下,是否也属于“痴人说梦”?其实并非想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我来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先说说我的个人情况,2015年考入了杭州某二本院校理工科专业,虽然理工科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但是也仅仅是一个二本专业。正是如此,我选择了出国,在继续升学的同时,也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学校有2+2的交流项目,让我搭上了本科出国去日本的“班车”,虽然二本院校合作的大学在日本也排不上名次,但是至少能在日式的教育环境下生活学习,也能够达成我最初增长见闻的目的。
由于本科学习的是理工科,对日本语言一窍不通,这让我在去日本留学之前十分彷徨。后来经过我的努力筛选,选择了日语教学非常专业的明好小语种,由麻美老师一对一指导我学习日语。
因为了解到我即将出国留学却又不会日语,麻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的认真仔细,而我经过1年的努力,也成功的考到了日语N1的证书,在第二年如愿的踏上了去日本的留学之路。
赶上我的教授是一名中国人,在校期间也对我非常的照顾,让我在大四一年就对日本大学院升学有了初步的认识,确立了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和院校。

到了报名阶段 (日本叫做“出愿” ),需要在学校官网上找到简章,并按照简章上的提示内容,准备相应材料邮寄到学校教务处,一所学校的报名考试费在3万-3万5千日元不等,可以选择多报几所学校,这样录取的概率也比较大。
其实在大学院考试的阶段,看脸的机率比较大。何谓看“脸”?也就是说不一定笔试的分数高就一定会录取,而是看面试时对导师提问的回答,以及整个人给面试官的感觉。
总体来说,教授会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进行提问,学生只要是保持自信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可,这个过程中并不会透露自己本科院校的水准,所以基本不会有出身校决定是否录取的现象。
最终兴许是自己的努力加上运气,我考上了一所日本排名前15的学校,也算是小小的逆袭了一把,我的同学也都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所以说出身学校真的不会对自己考日本大学院有过的阻碍,只要多获取信息、多学习日语,奇迹一定会发生的。
关注我,一起探索日本留学经历和生活, 有兴趣去日本留学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来学习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