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型的3D打印。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及新材料制备技术的结合,核心在新材料制备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起步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但产品以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居多。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牙科和医疗产业、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珠宝、鞋类、教育以及其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3D打印伴随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趋势快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企业招工日显困难,制造业企业开始向更低成本的国家转移。尤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提出“再工业化”,加强了对高端制造业及新型制造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试图依托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兴产业、新型技术重获竞争优势,全球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推动工业生产向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生产转型。在市场、技术、应用等多重力量推动下,3D打印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众多世界名企3D打印成就斐然。2018年,众多世界知名企业3D打印取得重大进展。空客旗下Stelia航宇公司的工程人员创造并3D打印出世界首个自加强机身壁板。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与英国增材制造软件Betatype公司合作开发3D打印的电机外壳。西门子3D打印燃气轮机燃烧室成功运行8000小时,证明了3D打印零部件性能的可靠性。惠普正式发布金属3D打印机,并与GKN和Parmatech合作,在他们的平台上安装了HP金属3D打印机,开始为强生、大众、威乐等企业批量生产金属零件。罗罗发动机公司在Advance3核心机中使用3D打印和CMC材料技术,使发动机可靠性提高,耗油率、使用与维修成本、噪声均降低。GE增材制造(GEAdditive)宣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批准3D打印支架用于GEnx-2B发动机,取代传统制造的电动门打开系统(PDOS)支架。NASA宣布与Autodesk合作,借助AI和3D打印两项先进技术打造了史上最复杂的行星着陆器“spider”,从而使外部结构质量减少35%,性能提高30%,NASA借助AI和3D打印在零风险和使用潜力之间取得了平衡。3D生物打印机,谷歌首席科学家TED称2013年制造了第一台他们自己称之为BioXp的DNA打印机并不断发展进化,后被众多媒体解读为从互联网下载流感疫苗,并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