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美股遭遇本周连续暴跌后最残忍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190.95点,跌幅4.4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14.30点,跌幅4.61%;标普500指数下跌137.63点,跌幅4.42%。单个交易日,三大指数跌幅全部超过了4%。
同样是2月27日,欧洲市场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3.5%,德国DAX指数下跌3.1%,法国CAC指数下跌3.2%,西班牙IBEX指数下跌3.8%。
亚洲市场方面,日本日经225指数跌幅2.1%,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3%,韩国Kospi指数下跌1.1%。
紧随其后的2月28日,中国股市三大指数暴跌,上证指数跌幅3.7%,深成指跌幅4.8%,创业板跌幅5.7%。仅从28日单个交易日来看,在全球股市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的大环境之下,中国股市没有能够“独善其身”。
外围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主要原因就是本次“莎丽服”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本周市场的累计跌幅来看,道琼斯指数单周跌幅高达11.13%,纳斯达克指数单周跌幅高达10.55%,成为了近年来跌幅最为显著的交易周。
然而,相较于外围市场,中国股市近期却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直接原因就是中国的疫情趋于平稳。实际上,面对当下的疫情,对于海外市场而言,由于缺乏了中国防控的高效性优势,因而,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对本次来历不明的疫情的不确定性。
虽然海外市场的大跌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中国市场,但是,相比较而言,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却是明显地要强于海外市场。在疫情相对可控的背景之下,结合全民配合以及系列配套组合拳出台的影响,疫情对于中国股市的冲击影响也会得到弱化,A股的抗跌能力依然有望得到发挥。
自2月3日新年首个交易日砸出“黄金坑”,并随即跳出“黄金坑”,迎来一轮十多个交易日的快速上涨行情以来,对中国股市而言,本身聚集了庞大的获利盘压力,市场快速攀升的估值压力依然有待时日去予以修复。只是,鉴于目前A股市场的流动性优势,在市场获利盘快速释放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新增资金进场,因而,A股市场出现单日剧烈震荡行情的频率可能会明显的增加,而股票分化局面也会进一步加剧。
还是那句话,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中国股市单个交易日的暴跌,更多的是基于A股自身逻辑。
对于后市,笔者认为周末有三件风险事件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其一,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周六上午公布2月份的PMI指数,目前市场预期值是46,如果公布的数据低于预期,下周将会对市场形成新的下跌压力;
其二,美国国会28日将开会讨论进一步限制对华为出口的事项,美国商务部已提议将过去美国对华为限制出售芯片规定中“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中美国产零部件所占比例低于25%,那么该公司可以在不需要许可证的情况下向华为销售产品。”中25%的比例降至10%,美国国会将在28日对此进行讨论;
其三,周末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进展情况。
当下全球金融市场很难说已经跌到了底,就算以上三大风险事件全都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市场也很难出现“V”型反转,投资者对此需要有心理准备,需充足时间调整仓位,重新出发。(文/李勇 系原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