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但核心技术被垄断的雷达传感器


 

一、          雷达传感器是“电五官”家族翘楚

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基地雷达、天气预报、交通管控、资源勘查、自动驾驶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众多领域。随着物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各种传感器高速发展,雷达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种,主要应用无线雷达感知技术,能够穿透遮挡物实现远距离感知,抗环境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已经在工业、交通、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未来有望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堪称素有“电五官”美誉的传感器家族的翘楚。

二、          雷达传感器的功能及应用日益丰富

雷达感知可以支持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雷达传感器作为激光传感器的一种,近些年伴随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雷达的尺寸、功耗都在大幅下降,毫米波、超宽带技术和多发多收的使用,结合创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能力不断增强的芯片,雷达的感知功能日益强大,雷达传感器的功能、应用日益丰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新型低功耗、小型雷达传感器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在很多智能设备以及电子产品当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比如,毫米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辅助驾驶领域,用以检测行人和前车,实现防撞预警。

三、            融合应用日益成为趋势

汽车雷达传感器技术正在逐步创新和迭代,电子扫描雷达成为主流,汽车雷达传感器与摄像头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进行信号融合成了大势所趋。雷达技术通过结合不同传感器的优势和特性去实现更加可靠的判断,雷达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融合应用使得雷达传感器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多,当前已经有很多科研人员开始对雷达和视频传感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可靠的实现避障等功能,未来雷达传感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也将是大势所趋。

四、            激光雷达设备市场蓬勃发展

2018年全球雷达传感器市场价值为86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20亿美元,在(2019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04%。迅速增长的自动化(例如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和工业4.0的持续推进)趋势表明,对于增强安全控制的需求持续爆发。

激光雷达(Velodyne)近几年伴随自动驾驶兴起而快速发展。目前,自动驾驶领域,除马斯克的特斯拉宣称不使用激光雷达外,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和车型都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因此,激光雷达设备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一旦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预计该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据调研机构Yole预测,2023年,高级辅助驾驶将给激光雷达产生17亿美元的市场,自动驾驶将给激光雷达带来35亿美元的市场。

五、            德国博世激光雷达传感器实现量产

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如何实现激光雷达低成本高效能高安全性地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德国Bosch公司已成为第一家开发出可量产的用于汽车的远程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公司,其激光雷达系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会(CES2020)上进行了演示,也是博世公司现有雷达和摄像系统的补充,为实现自动驾驶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六、            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几乎被国外垄断

作为未来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的代表,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VelodyneIbeoQuanergy三家国外企业中。美国Velodyne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起步较早,技术领先,同时与谷歌、通用汽车、福特、Uber、百度等全球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占据了车载激光雷达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我国国内市场,百度、福特、戴姆勒、德尔福、采埃孚、英特尔等在激光雷达领域均有所布局。华为凭借对激光雷达、5G毫米波技术的多年研究,立足于要开展的汽车业务,华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也是华为为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构建的四个生态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