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积极投身防疫狙击战。其中,有许多各级扶贫干部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担当担责、履职尽责,引领和发动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进一步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力量。
王坤泽,镇平县侯集镇袁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疫情发生,我县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主动担起人口最多的袁营村的一线防控工作的重担。第一时间深入学习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识以及各种防控措施,召集村组干部及村医认真学习抗疫的相关知识,组织他们广泛宣传新冠肺炎防病科普知识,提高贫困群众的防护意识。
王坤泽到袁营村武汉返乡人员家中发放宣传册、消毒杀菌、调查密切接触人员、为居家隔离群众送蔬菜和防护物品,常常亲力亲为,家人私下劝他,“有些活大家分分干,经常接触多危险?”王坤泽说,“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我不干谁干,连我都不干,怎让广大党员干部干,人大代表为人民,关键时候我就得带头干,大家群策群力,都积极参与,老百姓看见支书下身干,才能认识到这次防疫工作是过实伙的,才能真正重视起来,一起打赢疫情狙击战。”
为了避免群众聚集,避免产生交叉感染隐患,每天或通过村委会大喇叭,或拿着小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每天不少于5次。走街串巷,亲自排查隐患,不放过可能影响疫情防控的任何一个细节。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亲自排查设计自然村间道路封堵和应急生命通道设置工作。自正月初一起,在兼顾村里的防疫工作的同时,和镇机关、卫生院干部一道在袁营北与雪枫街道交界处,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设立镇级党员示范岗卡点,对进入侯集镇的车辆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对车上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在卡点通常一站就是4个小时以上,往往在统筹安排好村里的各项防疫任务和镇级卡点的后勤保障和夜间布控工作时,都在凌晨1点之后,每天只有这时,才能回到距镇级值班卡点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的家中,他天天“三更眠五更起”,镇村干部,常常劝他,让他回去早点休息,各位同志肯定能做好防疫工作的各项任务。但他自己说其实他也有私心,是怕自己每天频繁接触大量人员,把一些毫无察觉的接触时携带的病毒带回家里,其实大家都明白。他只是放不下24小时一直坚守在卡口值班的兄弟们,放不下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怕万一他不在卡点时,有什么突发状况。每个班早八点到晚八点,12个小时一轮班,每班同志经常都能看到他忙这忙那、忽隐忽现的身影。为了村组值班干部的安危,他多方协调,从现在本就告急的口罩供应,拉下脸面,自费买了200个口罩、30双手套、24瓶消毒液等等,供值班同志们使用,他常说“你们在一线,接触大量人员,没有什么也得保障你们防护用品的供应”。
他顾不上寒冷、顾不上饥饿、顾不上汽车尾气和灰尘,顾得上的只有每一个人村组党员干部、值班同志和过卡人员的安全、防控工作任务、困难群众生活物资保障的需要。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下一步将逐步有组织的开展务工劳动力输出,落实“三有一可”制度,像王坤泽这样的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任务只会更多、更重,王坤泽只是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无愧于“扶贫干部”、“共产党员”所肩负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