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益工厂的车间设备布局和生产线布局。
(1)车间设备布局
①"河流水系"状的总装配线布置。就整个工厂布局而言,总装配生产线与其他零部件、生产单位在布局上呈"河流水系"状分布,即由于全企业实行同步化均衡生产,各制程按照统一的节拍或节拍的倍数组织生产,所以各制程间,以及内部不存在大量过剩的在制品,加上拉动方式使物流很畅通,如同一条河流,最终流入总装配。这种布局,物流路线短、物流顺畅,没有停滞,物流和生产流相一致,所以减少了物流成本和周转时间,易于达到准时生产和低廉物流的目的。
②单条生产线,实现"混流"生产。精益物流系统按市场订单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的均衡生产,为此大胆地采用"混流"生产,将多条生产线合为一条,在一条生产线上混合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并实现准时化。由于单一生产线代替了多种生产线,减少了生产线个数和工作站个数,使得设备量和所需厂房、库存也都减少了。
(2)生产线布局—U型布置
精益物流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备布置方式,采用了U型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是按照零部件工艺的要求,将所需要的机器设备串联在一起,布置成U型生产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将几个U型生产单元结合在一起,连接成一个整合的生产线。U型生产线的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U型布置具有以下特点:
①设备布置紧凑,方便了工件制品之间的传递,减少了工件制品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有助于实现单件生产、单件传递;
②由于U型生产单元的出口和入口都在同一位置上,这使得"拉动式"的准时化生产能够现;
③生产单元内的在制品数量稳定,生产周期便于控制,不会生产多余的在制品。这就增强了生产单元的柔性,能够迅速适应生产计划的变化和调整;
④这种局部的准时化生产,是与全工厂整体性的准时化生产相一致的,也是全工厂整体性的准时化生产所必需的;
⑤使生产单元内的作业人员工作在U型的两边之间,同时操作两边相邻的机床。这不但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便于随时调整生产线上或生产单元内的作业人员数,以适应产品产量需求的变化。
2.精益工厂布局优化分析
精益物流系统的工厂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政策法规、周边环境等等),但不管是全局优化还是局部优化,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总体的最优化。因此,精益物流系统的工厂布局优化分析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比较而得出一个最优的结果。这种对多个指标进行比较的方法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可表示为:
式中:Umax—目标函数;
Wi—第i个指标的权系数;
fi—第i个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