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招鲜”不再“鲜”


很多企业问到,有什么招数快速做起来。可见,这“一招鲜”令很多企业追捧热衷。无非是“一招鲜”确实产生过很多神奇,轰轰烈烈且快速实现商业利益。

 

“一招鲜”一个意思,不计任何行为,只要达到目的即可。虽满足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诉求,却无法让企业走得长远。特别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扭曲了回归商业的本质。

 

1.“一招鲜”一夜之间倾覆

 

使用“一招鲜”案例太多了,有用广告的、有用人海战术的,还有用“传销”,等等。不管是阴招,还是阳招,什么招数反正有效就行。

 

爱多就是使用广告的“一招鲜”典范,连续的中央电视台的标王,就是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当时广告就是央视,没有现在媒体那么碎片化,爱多一招下去,整个神州大地都是爱多。

 

一次的央视招标会,爱多创始人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只要看我的名字,就知道谁是标王。确实,标王带给爱多曾经的辉煌,也在一夜之间倾覆。

 

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是现在刷单行为,特别是淘宝平台,原来充满了很多刷单行为。这一招“刷单”成为很多做淘宝运营的招数,只要你刷的足够多,就有机会将店铺做起来,充分利用了消费者对好评的信赖。

 

随着淘宝平台严查打击这一招刷单行为,还有消费者对好评的免疫力,那些依然用急速刷单的店铺一夜之间在淘宝平台上消失,取之而代的是那些产品品质优秀、真正运营成体系的店铺。

 

2.焦虑引发的追逐

 

无论是爱多标王,还是淘宝店铺刷单,这一招鲜的活儿已经没落,产生这些行为,是一种焦虑在引发着利益的追逐。

 

一招鲜像一个毒瘤,不断蚕食着我们的焦虑,焦虑让我们失去理智,理智让我们失去良知。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在奶粉中添加对婴儿有害物质,想想下一代喝的都有问题,我们还有下一代吗!已经到了丧尽天良地步。而使用这一招的三鹿已经消失在消费者视线,整个国产奶粉几年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

 

然而,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候,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焦虑越来越严重。层出无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出现在媒体曝光中。想想都让鸡长出“三只脚”来,追逐利益已经打到了十八层地狱。

 

我们已经严重违背了老子道德经倡导的思想:“无为而治”。老子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尽心尽力而为,但是不要过于妄为,追逐“一招鲜”,让我们失衡,就是过于妄为,找不到真正的商业本质。

 

3.回归战略的本原

 

回归本质,才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未来。商业的本质在于战略,战略的本质在于价值。我们从事商业活动,就是为了为用户创造价值。

 

没有创造价值,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都无法生存下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一招鲜”的追捧,是我们在畸形的商业行为上灌注了太多精力,觉得这个就是战略,让我们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

 

战略的初衷是为了用户,而“一招鲜”看是为了获取用户,实质上是商业驱动利益所为。企业最基本就是获取利益不假,而这个利益来自用户。

 

用户不是在嘴上说的话:“顾客就是上帝。”用户是我们实实在在要服务的对象,只有围绕用户,实施战略的一系列商业行为展开,利用企业提出价值服务获取用户源源不断的信赖,才能最终获得用户回报。

 

战略的核心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一招鲜”的急速,不仅让我们丧失良知,更让我们在商业发展的路上撞车。

 

从“一招鲜”的战术上升到为用户提供价值的战略,这条路不远,已经有些企业正搭建战略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企业会站在商业世界的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