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行的把药品分为中药西药,相应地把医学分为中医西医,是不科学的分法。我们在初中阶段都学过,对事物分类要满足两个条件:
1、各类的和等于整体。
2、各类之间不能有重复。
象中药西药中医西医这种分法上述二个条件一个也不满足,这样分类显然是不完备的,不合逻辑的。如此分法,还会有蒙医、藏医、回医、非洲医、玛雅医、英格兰医、印度医、西班牙医.......没完没了。
科学的分法应该是,药品分三类:
天然药。包括草药、动物药、矿物质药。特点是采自大自然,或者人工种植养殖。疗效来自人类的经验,副作用也一样来自经验,药品对于某种疾病的有效率和副作用发生率也凭经验。神农尝百草说的就是这回事。人类,包括动物,依靠草药几千年了。医术及其效果一直不佳。例如:康熙皇帝有四十几个孩子,平均年龄20岁。皇家虽然有最高水平的御医,他们的寿命也和当时的老百姓一样短,说明当时的医学水平不咋地。但是草药也有重大突破,例如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广义地说,食物和天然药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只要我们承认吃饭有用,承认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身体状况,应该吃不同的食物,就会承认食疗,那就会承认天然药的作用。同时对天然药的滥用,甚至迷信地认为天然一定好于人工,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天然药由于是混合物而且成分不能100%的准确分析,所以只能口服或者外用,不能注射。几千年来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但是近年有天然药的注射剂,直接把混合物注射到患者血液中,是很危险的。
化学药。通过人工控制的化学反应制造出来药品,这种药品完全是人工制造出来的,针对某种疾病,人们研究探索制造出某种药物,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总结出药品对目标疾病的有效率和副作用。当有效率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副作用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投入市场,给患者用药。导致疾病的原因主要分三类:细菌、病毒、基因缺陷。细菌和病毒都曾经导致瘟疫流行,而近百年来,再有细菌和病毒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瘟疫流行,化学药功不可没。人类的做法是发现一种细菌,就研发出来一种抗生素或者消炎药来消灭它。发现一种病毒,就研发一种药物来对抗它或者利用某种方法促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消灭它。甚至制造出相应的疫苗,提前注射到人体,诱导产生抗体,防患于未然。对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例如癌症,化学药的能力有限,所以目前还存在不治之症。
生物药。2000年人类基因破解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从细胞的水平来认识疾病,用来自人体细胞的原料,利用基因控制技术生产药品,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用药。这里的针对性不仅是对疾病而言的,而且是对患者而言的。即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患者,可能由于自身基因的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
与药品对应的医学也可以分为三类:
原始医学,或者传统医学,用草药治疗疾病。这种医学几千年来进步不大,《黄帝内经》等数千年前的著作一直处于权威地位,就说明了这点。
现代医学,或者经典医学,用化学药治病。这是目前临床医学的主要做法。
生物医学,或者遗传医学, 或者细胞医学, 或者基因医学,用细胞的生物生长制造药品,甚至用对基因缺陷的修补来治病。人们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制药刚刚开始,这一领域里面,中美两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上图显示,仅从数量上看,中美两国是细胞治疗领域的第一梯队。而且,从丽珠集团研发科学家张志一同学处了解到,目前中国生物公司给研发人员的待遇超过美国。这是破天荒的事件,即自美国建国以来的二百年间,美国在各个领域给予研发人员的待遇都是世界最高的,所以导致人才向其聚集。中国在生物研发领域的待遇超过美国才刚刚开始,必将吸引大批生物界人才向中国聚集,加之中国人多,潜在患者就多,临床试验相对地容易做出来,所以可以预料几十年后中国的生物制药水平一定领先。
目前还有一个利好政策是香港联交所和国内A股科创板都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为生物制药领域的初创公司设立的。已经有若干家这类创新药公司成功上市融资。
药品和医学分类 |
||||||||||||||
药品类别 |
医学分类 |
原料 |
生产工艺 |
主要成分 |
使用方法 |
有效率 |
副作用 |
适应症 |
研发成本 |
生产成本 |
投资效益 |
进入门槛 |
目前水平 |
治疗费用 |
天然药 |
原始医学 传统医学 |
自然界已经存在或者人工种植养殖的植物、动物,矿物质。 |
传统方法煎,熬。 |
混合物 |
口服 外用 |
定性 |
有 |
少 |
低 |
低 |
低 |
低 |
成熟 |
低 |
化学药 |
现代医学 经典医学 |
天然材料提取原料或者化学反应生成原料 |
化学反应 |
纯净物 |
口服 外用 注射 |
定量 |
有 |
多 |
高 |
低 |
低 |
低 |
成熟 |
高 |
生物药 |
生物医学 |
生命体内的某些组织 |
生物反应 |
混合物 |
口服 外用 注射 |
100% |
无 |
少 |
高 |
低 |
高 |
高 |
起步 |
高 |
三种医学并无绝对的优劣高下之分,对于某些疾病可能天然药就有效,另外的疾病可能必须使用化学药,而某些多年不能攻克的疾病可能生物药药到病除。
医生看病的工作分为二个环节:诊断和治疗。
先说诊断:一种病可能有几种症状,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几种不同的疾病可能导致大致相同的症状。这些都增加了诊断的难度。目前的主流做法是医生根据症状推测可能的疾病,加之以血液分析,仪器检查等技术手段,综合各方面信息来实现确诊。这个诊断也不是100%的,所以误诊的概率是有的,出现误诊是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本身就允许存在的现象。
再说治疗:治疗分为二个层次,一个是减轻症状,一个是消灭病源。减轻症状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因为很多时候症状就会伤害身体甚至致死。消灭病源,即杀掉导致疾病的细菌或者病毒,则能彻底痊愈,更有意义。所以通常最佳治疗方案应该是“对源下药”,实在不知道病源是什么,或者虽然知道但是暂时无消灭病源的药物时,才选择“对症下药”。甚至有时盲目消灭症状可能误事。例如一旦咳嗽就立即止咳,一旦发烧就立即退烧,可能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生物医学的发展可能把诊断和治疗推向一个新高度。即面对患者时,除了现有的手段外加上细胞层次,基因水平的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到底得的是什么疾病。根据诊断发现其细胞病变和基因缺陷,再使用有效的药物修复细胞和基因。努力的方向是人类在将来实现没有不治之症的理想状态。当然,这需要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诊疗设备等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我们期待着。
二0二0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