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紧缺这事儿,中国救不了全世界,抱歉!


   我们都知道,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截至3月29日,我国主要呼吸机企业累积供应2.7万多台、有创呼吸机3000多台。近期全球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特别大,目前,#我国呼吸机产能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已签订订单2万台。

  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我国企业已紧急向国外提供1700多台。

  即使如此,呼吸机紧缺这事儿,中国救不了全世界,抱歉!

  【因为没有足够的呼吸机,世界各地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悲剧。】

  一位西班牙医生在推特上饱含热泪说“作为一个医生,我每天晚上都在哭泣,但第二天还要工作,这个世界已经疯了。医院爆满,走廊里也躺满患者,我们是在决定别人的生与死。”

  他说:“65岁以上的老人们被迫摘掉呼吸机,用镇静药物来压制痛苦,静静等待死亡降临。因为为数不多的呼吸机,要留给那些更年轻的人们。”

  他希望人们帮忙转发,呼吁国家和社会能对老年人负责,不能再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但是呼吸机缺乏已经是很多国家正在面临的事情,在疫情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也许相当长的时间内,欧美国家恐怕都无法摆脱呼吸机短缺的困境。

  【呼吸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必需品】

  当新冠病毒靶向攻击患者肺部,引发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并发症时,唯有用呼吸机辅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统和重要器官衰竭,呼吸机对于治疗新冠患者而言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据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zjdata)中的一片文献《SERVO-S呼吸机》来说,“呼吸机有一个伺服反馈控制系统,能精心呵护患者肺部,捕捉机械通气黄金时刻,为患者带来舒适的人机同步性。”

  问题是,呼吸机体型庞大、价格昂贵(通常2.5万美元-5万美元),普通医院只有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才会配备,那么在新冠肺炎患者不断增多,且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呼吸机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

 【呼吸机的占有量和需求量】

  意大利,目前只有约3000台呼吸机;

  英国储备了5000台呼吸机;

  美国有16万台呼吸机,战略资源储备里还有12700台。

  一份欧盟内部文件显示,整个欧洲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尤其是呼吸机的供应仍令人担忧,“传统”供应链只能满足需求量的大约10%。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数量骤增,呼吸机极为紧缺,欧美国家开始向中国求购呼吸机。

  【呼吸机不能跨界生产吗?】

  在我们需要大量的口罩的时候,很多企业就跨界生产,很快的解决了口罩短缺的状况,那么呼吸机不能跨界生产吗?

  相对于口罩来说,呼吸机的生产技术含量要高很多很多,即便对于专业的医疗设备制造商而言,生产一台呼吸机也可能要花费多达40天的时间,更不要说从零起步的跨界企业了。

  可以说,呼吸机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熟练和专业的员工队伍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确保使用者在使用时候的安全。

  【中国的呼吸机有可能拯救全世界吗?】

  3月初,中国向意大利紧急出口了1000台呼吸机。

  3月20日山东一家公司的196台呼吸机日前也已发往匈牙利。

  有网友说,口罩我们可以从中国进口,呼吸机也可以啊。

  遗憾的是,中国也许可以为全人类提供足够的口罩,却无力提供足够的呼吸机。因为全球一半呼吸机制造商位于欧盟,其他主要产地分布在美国和中国。今年2月,中国呼吸机产量超过1.5万台,便几乎达到了产能极限。

  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

  可以说,我们的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马不停蹄、加班加点。

  据说,大多数企业都是三班倒,一刻不停地生产,甚至部分研发人员也被派上生产线。

  我们知道,多一台呼吸机,多救一条人命,可是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中国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