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搭建与经营的高速路化的思维(3月31日)
未来的一切,小到家庭与个人,大到企业与国家,即使是小店铺与单一产品,都会是平台型的经营,平台经营得好,会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经营得不好,只会是穷途末路,举步维艰。
支撑平台的不仅包括客户与客户终端,基础设施建设与收费系统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当的心态和必要的准备。
在春宝看来,平台型的设计理念,应该以高速路为参照,不仅是逢山开路、遇水建桥,重要的是进入端口和进入之后的路径,游戏规则的设定需要遵循人性化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在出口和入口设计得更宽,在收费站尽可能不要耗费太长时间。
要想让每个人都有顺畅的心理体验,就需要立足于顾客心理需求研究,以严苛的标准优化平台自身,做到瑕疵的自我修复。那么每个人都在想什么呢?
每个人都不希望在路上耽误时间,每个人都希望有趁手的工具,每个人在面临矛盾的时候,都需要第一时间有解决方案,每个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需要第一时间得到答案。
假如道路上的交通拥堵,车道之间太过狭窄,没有统一而且强制执行的通行准则,都会造成混乱,到时候不要说收费,就连擦屁股都会让人忙不过来。
但遗憾的是,很多机构与个人,甚至大到国家,都没有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我们所做的往往会让客户反感,比如或者让客户多付费,或者给客户绕弯子增加里程,或者说那些客户不愿意听的话,或者向客户推销这个推销那个,甚至执行“双重标准”,看人下菜碟,如此就做不到公平合理,以理服人。
客户进入到平台,不管是选择产品还是寻求服务,就像是搭乘出租车,其实客户所需要的干净的平台和工具,并不是要去商业化,而是由TA发起的商业化的行动,让TA尽量呈现魅力,刷TA的存在感。所以平台的经营者就需要妥善考虑,进行角色扮演,需要多设计那些能刺激到TA想说的话,TA想做的事,彼此特有交流沟通的欲望,这就需要转化成为客户听得懂的语言。
平台需要在客户面前刷存在感,但不能为了刷存在感而让客户感觉厌烦,这是基本的逻辑,关键是知道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不能直接而粗暴地给与对方,强行让对方接受我们所设定的规则;我们同样不能增加“加戏”。
假如客户原本是要解决最为棘手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到了平台上之后反而发现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才有可能直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平台这个“工具”对客户而言就没有实际意义。要知道,我们是需要给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添加问题的。
要抓住客户的心态,就需要经营者走心,走入客户的心,明其好恶顺其节奏,知道其为什么事情而忧心,什么情况会让其开心。
平台经营所设定的目标未必远大,却是需要切实可行的。当你实力不足的时候,并不需要照顾到那么多的人的需求,但对于你能照顾到的客户群体,就需要照顾得很体贴。
在实力不济的时候,需要用减法锁定平台的核心客户,或者仅仅提供某一单项服务,先有“一招鲜”再用“一招鲜”去“吃遍天”。
那么你的一招鲜是什么?你的一招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别人的认同,并也认为你已经做到无懈可击,至少已经无可替代了?只有做到这个,你才能真正赢得一些人的拥趸与忠诚,在这个前提下,你才可以从你的忠诚的客户中,得到些许的事业合作伙伴,让你去分享TA的资源。
在“一招鲜”的背后,平台经营者需要有“三板斧”的支撑。每个平台的搭建者与经营者都要反思,你的“三板斧”是什么?是基础建设的基础,是真材实料和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是专注于提供通道,是在团队管理,还有其它方方面面的因素。当然这里边有资金方面的因素,也有资金之外的因素,那就是如何把那些钱花在“刀刃上”的本事。
作为平台的经营者,基础一定要打牢,千万不要有浮躁的心理。假如你仅仅是在经营一辆出租车,那么只需要考虑这辆出租车的因素就可以了,比如车子的性能、油耗、安全性、整洁、舒适性以及顾客在与你相伴的过程中的切身感受等等。
假如你所经营的已经远远不是一辆出租车,而是一条高速路,或者是高铁,你就需要从更高的高度,去考虑更多人的切身感受,假如做不到高速,至少需要确保安全无故障。
平台的背后有投资人,旁边有无数双眼睛,时刻会遇到刁钻的指责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一样的挑剔,生存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时候,需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般的小心谨慎。
贾春宝
2020年3月3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