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需要真的有特色


国外的特色小镇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逆城市化浪潮。那时的美国及发达国家第一是因为能源危机和经济低迷,很多远离都市的郊区四处开发能源,聚集了大量人群,形成了大量的人口几万人的小城镇。第二是那一时间段刚好是二战出生潮出生的孩子刚好到了大学阶段,大量的郊区大学的存在收纳了这一庞大的人群,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城镇。第三是大量的老人需要郊区新鲜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养老,而大量的养老院和医院也在郊区城镇。
 
看似由产业工人、大学生、老人三种人群主导的欧美特色城镇,其实说到底是欧美文化和生活习性使然。欧美古代的富贵人士居住在山野的城堡里,现代的则居住在远郊的庄园里。以远居为荣,以自然共处为乐。我们则没有这样的文化和习性,反而以进都市为荣,以居乡野为耻!这是根本性的原因。否则中国也有很多的远郊能源基地、大学城、疗养院,但是为什么就形成不了逆城市化和真正的特色城镇?原因还是来自于文化和习性,也就是人性。
 
所以,中国搞特色小镇不能逆势而要顺势。中国的养老产业为什么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还没有企业从养老产业里赚到大钱。就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讲四代同堂,西方没有这种文化,人家孩子成年了就必须分家,绝不跟老人同住。所以老年人进养老院是理所当然。在中国则不然,把老人送养老院被人视为不孝,另外见不到孩子和街坊邻居,才是最大的身心不健康,死得更快!中国的老年人就是要扎堆在人多的城市里,出门进门都看到很多人,这样才能活得长。心理才是健康的关键,其次才是空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