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家门店停业、5000名导购上线 也不能“挽救”25年历史的鞋企?


   根据亿邦动力提供数据显示,1月21日消息,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下降0.69亿-1.0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5%-55%。

  这是疫情突发前,有着25年历史的传统鞋企公布的数据,这份数据并不乐观。

  而在疫情爆发后,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红蜻蜓的现状可谓每况愈下。在没有开启线上导购前,红蜻蜓4000多家门店全部歇业,10000多名员工处于待业状态。每个月1亿左右的成本支出,让钱金波董事长彻夜难眠。

  而现在,看着每天的销售额都处于增长态势,让钱总的压力总算小了一点。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2月7日钱总发出的《致员工信》。在这封信中,钱总表示将要推进线下销售,迅速建立网上商城,利用电商平台外加微信小程序,5000名员工通过社交软件,把红蜻蜓销售搬到了网上。

  仅仅6日,红蜻蜓的总体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2月29日,红蜻蜓整体销售额高达214万的巅峰。

  当然,这也离不开阿里的帮助。

  在2017年年底,钱总就已经开始向新零售进军;2018年6月,红蜻蜓已经与阿里建立了合作意向;2019年6月份,红蜻蜓全面启动新零售;如今,红蜻蜓的员与工可以通过淘宝大学和阿里云提供的直播课,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以后的销售业绩提升打下敦实的基础。

  虽然现在红蜻蜓与阿里合作,凭借资源、平台等优势,能够在短期内创造乐观的业绩。其中一位高管创下了日销售额68000元的记录,自己的提成可以达到8000元,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如果出现了“京东和神舟”事件,那个时候红蜻蜓该如何应对?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红蜻蜓想要在后期继续依靠阿里帮忙打造“网上商城”获取更可观的收益,必然要在从前产品基础上进行改革,推陈出新,及时上架符合潮流趋势的新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鞋业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

  毕竟现在除了红蜻蜓,其他许多鞋业,比如木林森等品牌已经早都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店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红蜻蜓如果不能够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另辟新路,只靠着“线上+线下”模式,那么疫情过后,红蜻蜓的整体销售额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实现稳步增长。

  如今,曾经的鞋业市场知名企业百丽、达芙妮都开始离场,后继的竞争者仍然紧追不舍,红蜻蜓的压力不能说小,想到钱总所说,“缩减员工规模,实现企业转型”,可能是解救红蜻蜓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