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语丝0411】清风明月两丸丹——南宋白玉蟾《题栖云堂》欣赏
中条山客
白玉蟾先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云游道士和诗人,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管,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仙化后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后回闽清定居。其一生多在南方各地云游、写作,仙寿九十有六。
白玉蟾先生家学渊源,少年神童,12岁举童子科。才华横溢,慧悟超绝,为文制艺,无所不能,诗词、书法、绘画、散文、论文,无不举世瞩目,著作等身。
然笃志玄学,遍访名师,苦志修炼,游历各地,于惠州得遇泥丸真人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南五祖”之一),师事陈楠九年。师陈楠仙化后,白玉蟾组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继续弘扬丹道。白玉蟾先生最大的功绩是引儒家理学入道,丹法道儒相结合。
1206年,12岁的白玉蟾应童子试,题目是“织机”,白玉蟾现场作诗:“山河大地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如此稚嫩大气之作,震惊了试场里的考官与众生。
随师陈楠云游期间,蓬头赤足,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入道颇深,潇洒自如,甚得真味。写有《道情》诗,有句:“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白玉蟾先生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栖云堂”华夏东西南北均有,这里应该是南方的一处道观或佛寺。白玉蟾与僧人孤云和尚交往颇深,《题栖云堂》写作时间大概是在云游期间。近乎口语的诗风,道家的格调,出世入世的内涵,是这首诗的主题:
“高人占断一生闲,长得青山在眼看。棋子纵横星点乱,琴弦戛击玉声寒。无心门掩苔三径,观化庭栽竹万竿。中有玄机人不会,清风明月两丸丹。”
三径,隐者的家园,语出晋人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我这一生被得道高人算透了,终生与绿水青山相伴。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纵横相博,如同星星在天空中胡乱分布,美妙的丝竹琴磬沁人心脾。隐者的家园无须关门闭户,院中小道长出了青苔,道观栽满了许多松竹菊兰。人生的真意有谁懂得,清风明月不过是两丸泥丹。”
2020年4月11日星期六,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