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S管理
5S管理就是确保工作场所系统全面的得到清洁和组织良好,确保员工安全,是建立精益生产系统的基础。
1S整理:区分要与不要,把不要的东西清理掉,留下有用的东西。
2S整顿:将要用的东西定位、定量摆放。
3S清扫:光洁、清洁和标识物品。
4S清洁:创造和建立清洁标准。
5S素养:建立前4个S持续运行的规则,使员工养成好习惯,遵守规则。
二、实施5S管理所需时间
根据区域的大小及复杂性而定,开始时每个S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然后每天每个员工可能花几分钟维护。
三、5S管理的实施内容:
在工作场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步骤,说明如何组织、清扫、清洁工作场所。此任务由多人合作完成:
◆现场工人管理自己的区域
◆帮助工人坚持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消除浪费
◆建立清扫、库存和目视化管理的标准
◆为精益生产做准备
◆向客户展示良好的工作场所以传达品质可靠的信息
◆安全、清洁、良好的工作场所可以提升员工士气
四、5S管理的实施方法:
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团队,选定目标改善场所。来自现场工作人员和工人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5S可应用于整个组织,不论是工厂还是办公室。
5S的推行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完成时,项目小组的领导者可考虑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来调动团队和个人的积极性;在项目结案时进行一个相对正式的庆祝;今后,每个月进行规律性的检查和测试,确保5S能够被长期执行。
五、5S各个阶段的详细介绍
1S整理:
在工作现场,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把不要的东西清理掉,留下有用的东西。
1、整理的目的:
◆将一定时间内不被选中留在工作区域中使用的物品清离区域;
◆现场无杂物;
◆通道顺畅,无堵塞;
◆物品分类清楚,无混放;
◆物料数量合乎规范,无多余。
2、整理的意义:
减少或促进杜绝4种浪费。
◆空间浪费:减少无用或多余物品造成的空间浪费。
◆效率浪费:减少因“三误”和寻找导致的效率浪费。
◆物料浪费:多余物品造成的物料和库存浪费。
◆人力浪费:减少由于现场混乱造成的人员情绪烦躁和不安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等人力浪费。
3、实施整理的4个步骤:
步骤一:全面检查工作场所
步骤二:制定要与不要的标准(关键点)
步骤三:清除不要的物品(关键点)
步骤四:每日自我检查和实施监督
2S整顿:
将需要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定量并做好标识加以管理。
1、整顿的目的
整顿的目标是达到物有其所,其所共知,整顿的最终目的是现场的物品实现了5定:
◆定物
◆定量
◆定容
◆定点
◆定识
即:规定的物品以规定的数量,以规定的容器,在规定的地点,有规定的标识。
2、实施整顿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物品与场所的匹配
步骤二:确定标示方式
3S清扫
清除所有的脏污,防止脏污的发生,不断寻找方法保持整洁、干净。
1、清扫目的:
现场和物品都整洁、干净,杜绝了灰尘或污垢。
2、清扫意义:
◆维护及提升设备性能,防止由于清扫不良导致的设备故障、速度低下或设备劣化。
◆保证及提升作业质量及产品品质。
◆保障安全,减少事故。
3、清扫关键点:
不要将清扫仅仅视为简单的打扫卫生,清扫可以成为一种检查方式,清扫还可以成为预防缺陷和问题的手段。
4、实施清扫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清扫前准备
步骤二:实施清扫
步骤三:寻找发生源和困难部位对策
4S清洁:
1、标准化:
制度化、标准化、日常化地彻底实施前三个S,维护和保持前3个S的成果,长期不变。
2、4S可以促进建立高执行力的文化:
◆保持良好企业形象。
◆提升员工素质。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推进标准化的程序:
第一步骤:实施标准化
第二步骤:标准制度化
第三步骤:制度落实化
第四步骤:落实长期化
5S素养
1、素养的目的:
通过检查长期化,提升人员素质,培养按公司规范行事、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员工。
通过培养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员工,实现5S从“刻意为之”到“自然舒适”的习惯化。永久化保持5S的成果,可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避免5S的中断,有效传承,员工身心舒适,减轻压力。
2、实施素养的关键点:
◆领导支持、以身作则。
◆持之以恒的进行持续改善。
◆加强检查、监督、考核。
◆加强教育训练。
五、实施5S管理成功的关键点:
◆高层管理者的决心是原动力,5S最终必须全员参与。
◆应设定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周密、切实的计划会保证活动成功。
◆先试点取得经验、树立榜样,然后大面积推广。
◆第一个S做的越好,第二个和第三个S越容易。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5S推广员和项目小组对成败至关重要。
◆前后照片的拍摄和留存很有必要,可作为多种用途使用。
◆及时宣传成功和卓越表现非常重要。
◆管理人员的责任越到后来越重要。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