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方法分析
1.心理准备
对现状进行分析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凭推测进行分析;不要遗漏任何细小之处。
2.标准作业
对现在进行的作业如实地记录,在丰田称为标准作业,即定量地、详细地记录工人自身的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机械配置及作业方法等现况。这是改善的出发点,不要推测或掺杂个人的意见。
3.要素作业分析
以工人为对象,分析其作业要素,谋求改善作业方法。把工作分解成要素作业,对每个要素进行5W1H提问,分析各要素作业的必要性,挖掘改善的思路。
4.其他分析方法
列举了几种其他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基础IE的常用方法。为了正确地把握现状,根据不同目的,需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若想了解工件的流程及工序的进展等全局情况,可采用流线图分析或线路分析法等。为了认真调查人的动作本身并谋求改善动作中的浪费现象,可使用动作分析法;通过细分动作,用18个基本动作符号分析作业,很容易找出必须改善的问题点。
二.得到构思
整理问题点是构思的关键。
1.原因追究方式
(1)必须全面观察现场;杜绝先入为主,抛弃固有观念。
(2)深入观察,找出起因;切忌留于表面。
(3)必须花足够的时间来追究原因,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2.问5个为什么
简单地说,问5个为什么(即5W)就是连续问为什么,直到找到真因的方法。真因就是发生源,只有对发生源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5W2H是指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如何做(How),耗费如何(How Much)。这种设问方法配有基本的项目更好,但还不足以追究问题的真正原因。
因此,为了找到隐藏在事实背后的真正原因,要追问5次为什么,这在精益生产中是一条铁律。
3.追究原因条件
(1)相同条件重复作业是追究原因的首要条件(构成公司生产现场的基础是标准作业)。
(2)间题发生后时间越长越难追究原因,因此加工之后最好立即检查。
4.问题点分类以及相互关系
生产现场的生产要素一般用4M来表示,即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 Method)。可以对问题点按4M进行分类,然后调查间题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各类问题在本质上的共同点,这样就很容易剥离出原因和真因,明确因果关系。
5.得到构思方法
构思与判断应在不同场合进行。得到构思的方法有清单检查法、动作经济原则、头脑风暴和改善与障碍等四种。
(1)清单检查法
清单检查法就是把应该想到的所有问题预先做成条款式的提问形式。
(2)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适用于人的全部作业,不符合动作经济原则就需要进行改进。
(3)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种所有参与者按照特定的规则,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集思广益,自由发表意见,搜集主意的过程。一般来说,集体思考得出的想法要比一个人思考得出的想法多,其理由是联想的相互刺激作用和竟争带来的刺激作用在发挥效能。因此头脑风暴是得到构思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4)改善与障碍
在得到构思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对某种构思施加好与坏的判断。
对于改善,只有具备脱离常识的问题意识,才能开启智慧的闸门、拓宽思路。例如,精益生产中后工序去前工序领取物品的想法、缩短冲压模型的更换时间等,切忌有妨碍改善的心理和托辞。如果拘泥于常识、习惯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现在的精益生产绝不会得到如此巨大的发展。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