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从“神马都是浮云”的佛系开始(4月9日)
曾经有一句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Everything is nothing)”,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更形象的形容一个人对拥有环境的看待已经很淡化了,会给人有自暴自弃、抱怨感叹的感觉。但其实这引发了随后的“佛系”文化。
佛系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意思是指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该词语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4年,桉日本某杂志介绍当时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
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
2017年12月,经过网络传播,佛系又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网络词语。“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饮食”等一系列词语。
2018年12月19日,“佛系”一词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记得1998年,春宝在广东番禺的某个品牌的VCD厂家做市场拓展,灵感之下,提出了一句广告语“永远只领先一小步,够了!”,当时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领先”,并先后把“一小步”和“只”,以及“永远”加进去,最后是“够了”,还用标点符号表达轻松愉悦以及怡然自得的意思,把自信与霸气用“不争”的语气表达出来。在那之后,越来越感觉到其中的“佛系”策略的含义。
其实市场并不需要我们领先太多,因为跑得太快会缺乏竞争对手,会让自己孤独并迷失方向,我们需要在奔跑的过程中有人陪伴,我们需要在与周边的一切交流过程中保持方向感、目标感和成熟理性。在前行过程中追求的时候保持轻松愉悦的感觉,避免内心压力山大,我们需要时刻问自己“这些是我需要的吗”?“这些是我必须的吗”“这些是我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的吗”!“为了得到那些而失去这些,值得吗”等等问题。
在企业战略制订与运营管理过程中,我们永远在追求。其实一切动力与进取心都来自我们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所谓“佛系”是面对那一切的坦然接受与适度追求。
在技术与体验感上追求极致,在市场规模上追求增长并多多益善,在产品销量上追求更多,在产品成本上压到更低,在科技含量上给自己设定更高的门槛与更深的护城河,在估值与市值上追求更高,在形象代言人方面追求更具影响力,保持与时俱进,与明星经纪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就成为星探,寻找并抓住希望之星。
我们都在追求更多,让生活用品不再匮乏,让自己生活无忧,让自己不再为了未来而焦虑,不再有健康的隐忧,不再有收入的断档甚至降低,不再有来自孩子的抱怨甚至鄙夷,不再有来自另一半的压力,不再惧怕来自外部第三者对伴侣的明争暗抢。
当我们有了更高的标准,就会变得贪婪,达不到就会嗔怪,达到了就会持续地去追求,变得痴;但我们总是会有发自人性深处的懈怠与思考,因为懈怠而使得行动变得缓慢,因为思考而让自己变得形单影只,落落寡欢。
春宝在2011年的文章《根治贪嗔痴的良方——发乎情,止乎理》中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贪嗔痴。知道自己有所依托就会起贪念,索取无度;当别人满足不了自己的时候,就会有嗔,贪婪在被激发的前提下,就会变本加厉;而原本可以满足,却突然指望不上了,就会嗔(嗔怨与嗔怒),就会有怨恨,就会形成积怨,所以,任何怨恨都是在痴情的基础之上,贪念是在被满足期间被无限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痴情而会助长贪念,由于贪念被截断而变得嗔怨,如此往复。
人的追求无止境,达到之后所有的标准都会被抬高,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追求无止境,但结果往往是“望山跑死马”,意思是看似不足挂齿的目标,要想实现却要耗费难以想象的气力,更为可悲的是,往往我们会由于追求外部事务而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追求。
人总是会因为追求自我而变得对别人冷落,也会因为太注重别人的评价而严苛地要求自我。最终只有自己内心的感受才是幸福的根源。当你什么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够了”,“可以了”,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要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与安宁了。
没有竞争对手是可悲的,那种孤独与落寞苍凉;但深陷其中,被竞争对手裹挟就是失去方向和目标,是另一种可悲。追求无止境,追求会让人充实。就如爱耍小聪明的人,会在驴的眼前悬挂一根稻草,让驴永远看到希望却又难以得到,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给与驴子一些奖赏,以保持其无休止地在磨坊里边绕圈子的状态。
小富即安从来都被人唾弃,被认为没出息,被鞭挞被责备,但没有看到,假如追求的结果并没有让自己感觉欢愉,那么那种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其实“小富即安”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没有被喧哗的世界迷失双眼,没有让自己丧失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理性考量。
当然,我们不是倡导无欲无求的纯粹“佛系”,而是在追求的时候不要丢掉自己出发的理由,不仅仅为了别人的要求而让自己变得迷茫。而是深度挖掘自己内心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得到相对平和的心态。所有那一切勋章与头衔、荣誉与标签,“神马都是浮云”!
贾春宝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