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境界:是搞定对方,还是成就对方(5月11日)
经常听到从事营销工作的小伙伴在签单之前发誓“我一定能搞定TA”,在团队之间互相鼓劲的时候说“我帮你搞定”,而在签单之后,踌躇满志地说“搞定了”!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营销的本质是搞定对方,还是成就对方?
任何貌似搞定,都仅仅是暂时的胜利的喜悦和志得意满的愉悦的感觉,但是紧跟着的就是对方持续地在利益上的索取。因为从人性研究角度讲,没有人会主动让步,除非他看到了收获。当一个人暂时吃了一点儿亏,会在随后的时间之内再找补回去,因为在冥冥之中,人都在追求相对的心理平衡,任何失衡都仅仅是暂时的。
同样,当你在某次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损失,或者被别人捡了便宜,也无须过于自责,因为假如你亏得起赔的起,承受得住暂时亏损的打击,可以再次甚至多次让利给对方,早晚有一天,局势会发生反转,你在对方的世界里变得无可替代,或者得到利益上的补偿,或者收获人心的归附。
这个世界处于攀比精明的时代,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聪明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聪明也好精明也罢,都很难得有朋友,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反之,当某个人从你身上占了便宜,TA就会习惯性地再次甚至多次从你身上占便宜,表面上看,是你在吃亏,本质上却意味着你在TA的世界中的重要性在逐渐提升,由此TA从你这里占便宜越多,内心越是担心失去你。
当你对于对方“善意”的补偿或者援助表示“不需要”,并谢绝的时候,TA的担心就会变成恐慌,TA想要补偿的内心就会逐渐从虚情假意、可有可无而变得充满真情实感甚至真诚迫切。
你要让对方,不管是自己的对手还是自己的队友,甚至包括自己的老板和客户,一定要让TA能看得见自己的收获,让她想到暂时看不到的收获,相信那些你给TA们描绘出来的场景。这个要达成的阶段性的目标,未必是财务数字,也包括能力的提升,团队的地位、被打造成为明星的荣耀和成就感,当然还包括成长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
人不仅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我们常说说话做事,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要走心。什么叫走心?春宝认为所谓走心就是把真诚融入到细节之中,叩开对方的心门,走进对方的心里,说对方想说的甚至想听的话,关注到对方关注的细节,真心关注对方的需求和心理变化。
所谓细节,不仅是与人相处的细节,更包括做事时候的细节。做事的细节需要有敬畏之心,仪器设备需要注重操作上的分秒之差,主持需要注重流程之间的衔接,靠声音表现的需要注意语音语调和吐字清晰,靠形象传达的需要注重妆容和服装的得体,靠文字方面的需要更为注重表达的精准度。
很多时候,表达的精准会起到决定作用。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一个不经意的表情、眼神、动作,会形成默契,也会带来阻隔。
不要认为你所面对的人都迟钝,你的细节TA感受不到,你是真情还是假意TA也无从分辨。任何时候,只有主观能动性到位了,才会牵涉到付出与行动,而且无须激励就会砥砺前行。
因人而异的博弈谈判。小生意靠谈判,大生意靠让步。
当你时刻关注对方,并直接问“你感觉怎么样?你担心的是什么,你顾虑的是什么?”的时候,不管TA的回应是敷衍还是真诚,是直接还是隐晦,TA都能感受到你的真切。
当然,客户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所以你就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做到专注,专注地解决最关键的本质问题,就需要把问题屏蔽掉,比如你关注的是什么?假如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没有别的,当对方表示“只要品质没问题了,就没问题了”,那么就需要聚焦,切忌自找麻烦。
整体的步骤是先开放,再问具体,然后把话题拉回来聚焦在焦点问题上。
当然,在沟通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沟通技巧,有条件的让步,底线和期望值,小产品是优惠到不能再优惠,大单子是让步到不能再让步。不能随意让步,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告诉他,你不能让步了(难受纠结痛苦)你越痛苦对方会越开心,(让步需要恳切而且真诚地告诉他你的底线),购买预算和期望价值。
管理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东西。理性是一切的根基,感性仅仅是一阵风。
游戏规则设定要理性并经得起推敲;角色设定要理性并可以灵活转换,财富数字要理性,并不至于崩盘,行动方案设定要理性并能时刻保持信心,执行要理性并照顾到所有人的感性需求。
最后说一句:每个人都不傻,都有脑子,都会进行理性判断。你是在搞定对方,就是在与对方为敌,而假如你是在成就对方,那么你就会成为对方的朋友伙伴,这之间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每个人都不甘平庸,不甘平庸的人才会有美好的未来,不甘平庸的人才不会被抛弃,不甘平庸的人才会吸引更多不甘平庸的人,为自己带来推动力量,拉动力量,为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所以,你与别人不是敌对的竞争关系,而是彼此成就的协作关系,只有不断地成就对方,让对方基于自我实现而离不开自己,才能在彰显自身价值的基础上生存下去。这才是营销的终极境界。
贾春宝
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