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样用食疗调理鼻炎?


鼻窦炎中医理论


鼻窦炎类似于中医学的“鼻渊”、“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但不完全等同。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常见病、多发之一。



 

中医历代医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此进行了阐述,中医学认为,鼻为清窍,贵通恶滞,喜清恶浊,一旦清窍闭塞则易致鼻病

 

如《医学入门·卷四·鼻》曰:“鼻窍乃清气出入之道。”《医林绳墨·卷七·鼻》:“鼻者肺之清窍也,鼻喜清而恶浊,盖浊气走于下,清气升于上,然清浊不分则窍隙有所闭焉,为痈、为痔、为衄、为涕,诸症之所由也。”所以不管是何种邪气,一旦造成鼻窍的闭塞则易致鼻病。

 

   而导致鼻窍闭塞之邪不外乎外侵之邪和内生之邪,将之归为“内外双毒”。

 


鼻渊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外邪(风、火、热、寒外邪)入侵诱发,我们将之称为“外毒”。外毒入侵,入里化热,灼津为痰,血停为瘀,郁于胆经或阻于脾胃,我们将之称为“内毒”。内外双毒循经上犯鼻窍,鼻窍不通,双毒相互搏结,化腐成脓,而发为鼻渊。鼻渊“始于邪,成于热,酿脓涕,久致虚,兼痰瘀”。

虚证多因久病失养或饮食不节,导致肺、脾脏气虚损,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津停为饮、为痰,血停为瘀,此为“内毒”。内毒滞留鼻窍,鼻窍不通,浊邪不能清除而致鼻渊的发生。加之内毒久羁,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运化则卫外不足,增加了外毒入侵的机会,这样内外双毒相互搏结以致病情缠绵。

 

嗅觉失灵一大因素鼻炎:
  主要原因是鼻塞、流涕、打喷嚏,严重的还会头疼。中医认为鼻炎属于鼻渊的范畴,可用食疗方来调理。

一、参芪粥
原料:党参、黄芪各15克,生姜 10克,白芷6克,大米O.1公斤。
制法:先将党参、黄芪、生姜、白 芷浸泡30分钟,然后水煎取汁,加人 大米煮至粥成。【适用肺气虚弱】

二、扁豆芡实山药粥
原料:扁豆、山药、芡实各30克, 大米60克。
制法:将扁豆、山药、芡实、大米同 煮粥。【适用脾胃虚弱】

三、白芷银花茶
原料:白芷、防风各5克,金银花 15克,白糖适量。
制法:金银花、白芷、防风入锅,加 水煎后取汁,加白糖调味。【适用肺经风热】


萎缩性鼻炎:其特点为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液形成,带臭味者称为臭鼻症。


1.干银耳lO克.水发, 文火煮烂,边搅边加鸡蛋清1~2个,做成银耳夔,每日食用。具有润肺补气的作用。适用于萎缩性鼻炎伴口唇干燥者。

 

2.新鲜柠橼1只,切片,用2片,加冰糖少许, 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润燥作用。适用于萎缩性鼻炎伴口唇干燥容易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