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退休干部聊天。
退休干部说:现在农民不错了,60岁后每月还有几十块钱拿拿,过去什么都没有,还得交公粮。
我说:你退休拿多少钱?
退休干部:六千不到。
我:你凭什么拿这么多?
退休干部:我是退休啊!
我:那农民就不是退休吗?
退休干部:农民退什么休 ,也没参加工作!
我看着他说:难道农民种地不是工作?农民辛苦生产粮食,养活全国人民,农民才是真正的工作。对一个国家来说,农民是不可或缺的,而你们这些人,才真正应该减少,甚至没有你们,社会更和谐!
退休干部:你怎么总净替农民说话?
我:不,我是在替自己说话。因为,我就是农民。往上翻三代,你家也是农民!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今国家仍是延续几十年如一日的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量无偿经济援助,援助额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反观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养老问题与其他阶层并无多少差别,不少国家都一视同仁。我国台湾的农民,只要年满65岁,人人可以领到每月7000元新台币。中国农民目前仍是最贫穷的阶层,社会阶层地位最低,每月不足百元的养老金在其它国家看来,是天方夜谭式的笑话。
相对于世界绝大多国家均对国民实行免费医疗政策,虽然中国在广大农村中也实行新农合医保政策,但由于医院、诊疗、药品等诸多方面的报销比例限制,农民得病看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还是很低。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前几年曾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我国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如今农村居民如果生了大病,农民一年种地的现金收入尚不能支付住一次院的费用。因此,疾病是中国农村农民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原因。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如果得了比较难治的病或者要花巨款进行治疗,他们首选的是回家等死或自我喝药了断,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为数不少。
今年是中央脱贫攻坚年,也是乡村振兴计划战略实施开局之年。以我之见,与其实施大战略,制定大计划,喊一些大口号,不如来点实际的。配合乡村发展战略的实施,鉴于农村农民受疫情影响,当务之急,先向农民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然后,国家尽快制定政策,将目前自建国以来向国家无偿交了近30年养老金(先是交公粮,后是交农业税。在中国取消农业税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几个国家之一)奉献了大半辈子的60岁以上的农民的养老金,由不足百元提高到千元,这也是振兴乡村战略,带动扩大农村消费的有力举措,让这些辛辛苦苦劳作了大半辈子的农民能享有个生活比较有保障的晚年。
王学坤委员的这个提案,如果搞个民意调查,估计几亿农民都举双手赞成。但民意起不了决定性作用,民主集中制的优点是“集中”,这类提案一集中到代表提案委员会,最终分门别类送到国家相关部门,而相关部门的答复又是“国家财力有限,目前不具备条件实施”,这有不少以往类似的提案答复结果为参照,凡是涉及到国民福利待遇的提案,国家相关部门答复基本都如此。为何对外无偿援助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国家随时随地就有钱了呢?对内吝啬对外慷慨,这样的现实与事实无论如何让国民想不通?
只要农民这个阶层无法摆脱社会最低阶层的事实地位,只要几亿农民晚年养老生活和医疗没有保障,那些动辄宏大叙事中的运筹帷幄、高屋建瓴、英明果断之类的篇章,让人读着看着都脸红。
请关注个人公众号“尘民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