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小东导师的职业销售生涯中,常用“5缘”法来拉近与客户的心理距离。
一、血缘法
人与人的关系中,血缘关系与生俱来。不受人的意志与法律文件所改变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以,业务员可以试着找找看,自己的人脉圈里,有哪些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拜访,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一些。比如在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做保险、化妆品、保健品等直销业务,用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陌生的地方很难遇到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我们可以用发散思维来进一步扩大血缘圈。举个例子,我爷爷的叔叔的孙子。这个关系还算是比较简单,其实还可以再绕一绕。有时候同一个姓的人身着共同的血。所以在拜访客户时,遇到同姓的人,就可以在自己的姓氏上做做文章。总之,顺着血缘线找,找到两个人血缘线上的共同点,从这个共同点入手进行寒暄,暖场。
曾经我计划拜访一个客户,由于之前没有这个客户的相关资料,所以没有办法作针对性的准备。很凑巧,这个客户跟我同姓。从小听父亲讲罗姓的起源、罗姓的宗派以及我们这一支的族谱字号,长大后我又经常在网上百度罗姓的相关知识,所以便准备从同姓入手。跟这个客户见面后,由于我们都姓罗,我就问他是罗姓哪一个宗派的,一问还同宗。这么一聊,客户也来了兴趣,聊起了族谱字号。两个人按字号排辈分,客户还比我小一辈,很客气地说“按辈分我应当叫你叔”。“叔叔”来拜访“侄子”,至少面子上要客气一点,心理距离无形中就拉近了不少。
二、姻缘法
姻缘跟血缘有很多相似之处。简单的用法,就是当地的姻亲关系。比如舅舅、姑父、姨父等,这些都是姻亲关系。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只找这些直接的姻亲关系,那这个姻缘圈就不够大。用点发散性思维来扩充姻缘圈,可以扯得很大很远。比如姑父的姨父的舅舅的姑妈……能怎么绕就怎么绕,当然,在绕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血缘圈加进去,可以加在任何一个节点上。
曾经我想攻我们县教育局的一个单子,而我手上却没有什么资源,连一个核心内线也没有办法发展,更别说寻找、发展一个内部教练。为了跟这个单子,年前我几乎茶不思饭不想,依然突破不了,我决定回乡下老家放松一下,一门心思陪老爸老妈过年。没想到,去姑姑家走亲戚,陪姑父喝酒的间隙中,我听到姑父的大姐说他们家老大(我姑父的姐夫的大哥)的儿子在教育局工作,已经当上科长了,而且跟局长的关系很不错。
一听到这个信息,我心里很激动,马上跟姑父说明情况。三天后,我和姑父、我表弟、表弟的大姑一家人,表弟大姑父的哥哥、侄子(就是那位教育局的科长)坐在一起吃饭。这餐饭是“家人、亲人”在一起吃饭。我也顺理成章地和教育局的科长成了“亲人”。这就是我将姻缘圈扩大应用的真实案例。所以业务员要广交人脉,其实自己的血缘圈、姻亲圈里就有很多人脉。有一句古话叫“三代以外不是亲”,所以平时我们有很多的“亲”都不走动,不走动不代表我们不能用。所以,在自己家附近做业务的朋友,平时就跟家里的长辈聊聊自己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平时多积累,说不定哪一天就可以为自己所用。
三、地缘法
拿我自己打比方吧。我是江西人,爱人是浙江人,在浙江安家。在拜访客户时,遇到江西人,我攀老乡;遇到浙江人,我也攀老乡。加上爱人,我至少有两个地方的人是老乡。但我认为还是不够,我还想要再多一点。
遇到四川人,我也说是老乡,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理由,一,我的祖先据说是从四川迁到江西来的(这个理由,好是有据可考的,如果你考证不出,那就编一个,但要记住,编只能编一个地方,不能说祖先是从四川迁来的,明天说是从东北迁来的)。二个理由就是俗语:“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江西人跟四川人、湖南人有相同的基因在,算得上半个老乡。
我再发散一下。遇到湖北人,我还说半个老乡,江西跟湖北,只是隔了一条江,江北江南都是老乡,更何况,我们老家流传这样一条俗语:“三个吉安佬,不如一个九江佬;三个九江佬,不如一个湖北佬。”一句话,把江西人和湖北人串起来了,串成老乡了。地缘法是以地为本的,但终都要用到人上面来。人可以在地上移动,只要两个人移动到同一个地点,地缘法也可以用。比如,两个人找不到共同的血缘、姻缘,老乡也攀不上,但曾经都在杭州(什么地方不重要)工作过比较长的时间,对杭州很有感情。杭州这个地方,就是你和客户的地缘,两个人可以好好回忆一下杭州的美景、小吃……现代人换工作相对比较频繁,找到这个地缘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四、业缘法
业缘,就是从业经历、工作经历、事业经历等。一般来说,有共同工作经历的人,往往有很多共同语言。人总是喜欢跟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工作经历,你的工作经历是工作经历,你经理的工作经历也是工作经历,你老板的工作经历也是工作经历,你老爸、你哥的工作经历也是工作经历。平时经常跟这些人在一起,要对他们的工作经历有所了解,当他们讲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要用心听,用心记。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可以把他们的工作经历当成故事讲给感兴趣的客户听。
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刚入门时,跑这条线。他到客户这里,看到跟他父亲差不多大的就叫叔,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很多客户因一次见面,被他这么一叫,就问:你怎么叫我叔(哥)呢?这位朋友笑着说:我爸爸是老,他从小就教育我,看到穿的,年龄大一点的就叫叔,年龄小的就叫哥。这么多年习惯了。于是,开始和客户侃几句他老爸当年做的酸甜苦辣。无形之中,客户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
五、好缘法
好者,喜欢也。好缘法,就是找两个人共同的爱好。我有个朋友用好缘法做了不少生意。这位朋友特别喜欢打羽毛球,而且水平还很不错,在当地羽毛球爱好者圈内小有名气。当地举办的一些官方的、非官方的羽毛球比赛常请他做裁判。平时打球又好为人师,组织活动又很热心。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在打球休息的间隙,很多人主动找他聊天,谈工作什么的。一谈工作,一不小心又做成了一单业务。我曾经拜访一位客户,客户出于礼貌接待我,但在交谈过程中,不痛不痒。趁着客户去倒水的机会,我转身扫描了一下客户的办公室,发现我背后的角落里放着一副象棋——摆好的象棋。凭这一点,我判断这个客户很喜欢象棋。
客户的好缘我找到了,但我除了认识象棋棋子、懂得基本规则外,根本就算不上会下象棋。我不会下象棋不要紧,我哥下象棋很不错。于是我从象棋入手,跟客户聊我哥下象棋可以让我车马炮;讲我哥在街头下残棋输了后把自己关在屋里研究这局棋三天,找到胜棋之法后,上街挑战摊主,把摊主气跑;讲我哥跟棋友下一盘棋中午饭都不吃……后,我说有机会一定介绍我哥给你认识,让你们在棋盘上好好切磋切磋。到最后,客户搂着我的肩出去请我吃饭。要 注意的是,好缘法中用发散性思维借用其他人的爱好时,一定要借用自己很熟悉的人,要借用其真实的事情。因为只有是真实的,讲起来才有血有肉,才会让对方接受并产生共鸣。
用5缘法拉近客户的心理距离,在拜访客户之前,用5缘法梳理一下看能用哪个方法,或将5缘法组合起来用,打组合拳。拜访之前没有任何客户时,可以用5缘法来试探客户,在试探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在门店服务过程中,我们都希望顾客认同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让顾客在短时间内认同自己,很多人会认为这比登天还难。如何让顾客一进门就认同我们,对我们点头呢?方法很简单,简单的问候语就能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顾客:不要轻易赞美,只要礼貌即可,因为大家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贸然的去赞美客户只会让其产生疑心及反感。
老客户:如果是老客户,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留意服饰外貌发型等有无变化,有的话一定要及时献上你的赞美,效果非常的好。
1、“今天外面真热,赶紧进来凉快凉快吧!”
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服务人员可以对顾客说:“今天的天气真热!”一般来说,顾客都会同意你的观点,因为这是不能反驳的事实;当顾客一进门店,看到顾客满头大汗,服务员可以这样说:“今天外面真热,赶紧进来凉快凉快吧!”这时再给顾客端过一杯冷饮接着说:“喝点水凉快一下。”这一连串的行动和语言,顾客是不能反驳的,内心自然也就非常容易认同服务员了。
2、我来帮您吧!
给顾客一点帮助。当顾客一进店门,看到顾客提了很多东西,可以走上前说“老板,我来帮您提一下吧”,或者说“东西先放在前台,我帮您看着,您就放心吧”。顾客听着这话,即便不让我们帮她拎东西,但是内心也会非常认可我们的。
3、看您这么开心,是不是今天有什么喜事啊?
看到顾客脸上的笑容,这是描述事实,如果后面再跟上一个快乐的假设,顾客会更加开心。
4、“您的声音真好听,听起来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听到有些顾客声音很好听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事实说出来。一般没有人会注意到这样的优点,当赞美别人不为大众所知的优点时,会更有效果。
5、您笑起来真和蔼,和我哥哥一样!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顾客潜意识里的陌生感也会消失,此时就有一种家人般的感觉。当然,这话得跟年纪稍长的女士说。赞美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倒不如称赞女孩有气质,漂亮是外在。
6、您真有气质,真有明星范儿!
如果光说类似“您真漂亮”这样赞美的话,让人感觉比较浮,而气质是内在的,只有知识、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女性才有这种气质,所以很多女性更愿意别人赞美她有气质。
7、您一看就是特有担当的人,有一种做大事的气魄!
中国的传统观念赋予男人更多责任,无论对家庭还是工作,男人要挑起这份重担,就要面对各种挑战。所以,称赞一下男人有做大事的气魄,男人从潜意识里更愿意接受此类赞扬。在轻松的环境里合理推断,也容易被顾客认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未完待续, 版权归彭小东导师所有!首发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关注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卓越团队行销力】以及{【中国式销售实战技巧训练营}(2020年3.0升级精华版本)】 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