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疫情和缓,各行各业逐渐恢复。大家都在考虑后期的发展之路,结合网上一些资料,笔者分析企业贴现相关内容,发现现有贴现流程以及相关材料相对复杂。
在2017-2019年间,背书/贴现的增长率为23.2%,从开始的3025倍增长到4倍,我国现在仍然是在由第二产业国家走向第三产业的道路之中,伴随着过去多年的去产能、去杠杆以及去库存,商品贸易化流程应该趋向于简洁化,而非增加企业间的货物流转次数。
自2017年开始,各地逐渐限制票据跨区域贴现,是由于企业之间票据背书倍数过高导致;这与央行便利企业融资政策不相符。201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九民会议纪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间因票据买卖而增加的背书量,是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间票据背书倍数骤降的直接原因,而并不是疫情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
九民会议纪要虽然抑制了市场票据的交易业务,但如果票据贴现的区域限制依然存在,实体企业在相当程度上依然会依赖票据中介的服务。
对于当下实体企业来说,贴现存在三个技术壁垒:地域、信息以及流程;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实体企业融资便于加快商品流转的经济发展意图。
在地域方面:
由于各地贴现的跨区域限制,产生了实体企业贴现的地域壁垒。例如某实体企业,省内A银行今日贴现利率为3.00%,邻省B银行贴现利率为2.50%,省内票据掮客民间“贴
现”利率为290%,在票据可以自由流通的时代,企业可以直接在B银行贴现节约50bp
融资成本,而在现行环境下,企业通常有以下几种选择
增加融资成本,在省内A银行贴现;
增加融资风险,和票据掮客进行民间“贴现”
形成空壳、虚假、税收等多种风险。
在信息方面:
电票时代虽然信息透明化程度已有大幅提升,但对于一家实体企业来讲,想快速全面获
取囯内(乃至省内)各家银行真实贴现利率仍较困难。不同银行乃至同一银行不同分支
行间,其贴现利率均有所不同,若不借助专业票据经纪商了解贴现信息,则需耗费大量
精力及时间。
强势龙头企业可能会较快较透明获取主办银行的优惠报价,但也获取不到非主办行的优
惠价格,中小企业若想获取优惠价格则几乎不现实。
在流程方面:
基于现行各项规定及相关要求,实体企业即便在本省贴现,贴现流程也非常繁琐。如
某实体企业,省内A银行今天贴现利率为300%(企业有账户),省内C银行今天贴现利
率为285%(企业无账户),企业若想在C银行进行贴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事先准
备、开户、审核等相关流程,与大部分企业急追的融资需求以及资金链压力背道而驰,
阻碍了企业可于C银行进行贴现的可能性。
后期会针对流程以及银行贴现现状进行科普,欢迎大家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