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洛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根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陕国土资发[2015]13号),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商政国土资发[2016]144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县组织完成了《洛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成果的编制工作。同时,依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等有关规定,于2017年5月18日,我县就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举行了听证会,现将规划调整完善听证情况予以公示:
一、洛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简介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调整完善基期年为2014年。
2、规划范围为洛南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包括城关街道办等16个镇办。土地总面积283089公顷。
(二)规划调整完善的总体思路 
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施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的原则,通过三个规划理念的转变(“指标管理型规划向空间管制型规划转变、增量调节型规划向总量管控型规划转变、专业部门型规划向全局全域型规划转变”),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外延扩张,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十三五”中、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落实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实现县乡级规划“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主要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 
1、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
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不低于42017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不低于34402公顷。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10553公顷以内;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9333公顷以内;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3770公顷以内。
3、节约集约利用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85平方米以内。
4、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006—2020年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不低于3244公顷,任务量不低于3260公顷。
5、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到2020年,全县园地、林地、牧草地总面积达到22109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10%。
(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农用地 
2014年农用地面积2657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86%。规划至202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为2686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调整为94.89%,规划期净增加2906公顷。
2、建设用地 
2014年建设用地总规模99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0%。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105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调整为3.73%,规划期间净增加633公顷。
3、其他土地 
2014年其他土地面积74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4%。规划至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为39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调整为1.39%,规划期净减少3539公顷。
(五)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耕地主要布局在洛河及其一级支流河流两岸的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缓坡区域,面积在3000公顷以上的主要布局在洛河沿岸和古城至景村沿线的城关、古城、景村、四皓、永丰、灵口、石坡等7个镇(办);东部的高耀和三要2镇布局面积较小。
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主要布局在洛河及其一级支流的河流两岸的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缓坡区域。
规划至2020年,全县基本农田整备区面积1026公顷,主要布局在16个镇(办)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域。全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面积38631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3.65%,主要布局在洛河及其一级支流河流两岸的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缓坡区域。
2、生态用地布局 
构建城乡绿色空间:规划至2020年,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04492公顷,增加3236公顷,主要布局在灵口、石坡、寺耳、巡检等东北部镇(办)。全县园地面积为3198公顷,增加449公顷,以洛塬、景村、高耀3镇布局面积较大。全县牧草地面积为13400公顷,增加2233公顷。以东北部镇布局面积较大,中西部镇(办)面积较小。
设定国土生态屏障: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达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根据洛南县的自然地貌特征、水系分布特点、各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本次规划国土生态屏障网络体系由水源涵养区和动植物栖息地、水系、交通沿线带组成。
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稳定山川河流自然景观,打造土地利用的景观风貌,构建人文景观系统等。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16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1.12%。主要布局在洛河沿岸的洛塬、保安、城关、柏峪寺、灵口及北部的巡检、石坡、石门等镇(办)。
3、建设用地布局 
城镇用地布局优化:按照“一心、两园、四大板块”的布局进行空间管控,引导国土空间科学有序开发,构建 “一城三心九镇”新型城镇发展格局。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用地进行优化。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面实施移民攻坚项目,加大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推进农村居民向中心村聚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的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区主要布局在高速公路、洛华公路、洛灵公路、S307和S202省道及县乡主要公路沿线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工业园区用地布局优化: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产业、土地资源、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县域生产要素和工业资源,推进“洛保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市级洛河新型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构建“一园多区”、“多业一园”工业发展格局,促进工业、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用地布局:(1)交通用地布局:以“构建大交通、完善大路网、发展大物流”为总体目标,以重点镇、重点景区、重要节点、重点道路为建设重点,构建“县际大循环、镇际小循环、村组相通、入户相连”的交通网络。(2)水利用地布局: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水资源,主要建设天平山、台峪等水库;加快县城水厂和梁塬水厂改扩建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供水能力,保证供水质量。(3)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布局:根据县域特点,规划期间,布局新建各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液化气站,建设各等级变电站等输变电工程,发展光伏农业产业建设。
(六)洛南县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 
洛南县根据国土资源部陕南地区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支持政策,省级配套文件和商洛市配套文件编制了《洛南县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调整后,全县拆旧区总规模1275公顷、拆旧区土地整治规模1275公顷,建新区1720公顷,其中安置区571公顷(包括安置用地454公顷,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用地59公顷,配套产业用地58公顷)、留用区114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