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导向:理性消费的突破点(6月11日)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消费者,耐用品与投资品之外的消费决策基本都是感性的,即使是价格敏感型的人,只要没有到经济极度拮据的程度,在形成习惯性的消费逻辑之下,也不会过于理性,而通常情况下,因为消费是简单的交易,难以形成叠加效果,即使你成为某个店的“会员”,消费赚取积分,那些积分所能兑换的礼品都是价值极低的,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清零,主要依然是消费。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市场之中充满了套路。消费基于感性,而仅仅基于感性的消费就意味着浪费,貌似精明的我们,常年下来,其实在消费项下的浪费是颇为可观的。要想尽量避免浪费就需要理性,就需要在消费之中加入经营与投资的理性因素。就是说不单纯是在消费,而是经营型消费(或消费型经营)甚至是投资型消费(或消费型投资)。
消费的最高境界是投资,在投资的理性高度,消费不仅可以基本做到“零成本”,甚至可以从中得到比较稳定而可观的收入,打造自己收入的备胎。只有加入经营的因素,才能尽量多地享受“批发”与重复消费的价格优势,才有可能得到投资的结果。
不管是从消费层面、经营层面还是从投资层面,或者是同时包含这三重含义的交易,都是产品型导向,就需要先聚焦到产品,最好只聚焦到一款产品,把那款产品作为自己的爆款,再根据自己的资源形成经营突破口。
经营是需要理性规划的。但很多东西,对个人而言,天然就不具备投资属性,真正具有投资经营属性的消费是屈指可数的,不能是耐用品,因为复购率低;不能是快消品,因为价格太低太透明;不能是具有平台属性的产品,因为选择余地太大,太分散;更不能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大众日常用品,因为国家垄断制造、生产和渠道终端,官办官营的情况下,根本就不给我们经营的空间,更不用说是投资了。
所以最理想的产品就是保健品、化妆品以及需要重复消费的服务。再去层层细分,逐层深入,我们发现只要自己的方向是对的,选择的标的是理性的,那么就具有长久经营的空间。
首先是产品导向,产品有针对性,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和家庭,以及周边一些人的问题;既然是能解决问题的产品,那么就是可以购买需要消费的。在选好产品的基础上定好目标,然后就是经营策略。而且必须是相对长期稳健的策略,而不能只是呈一时的勇猛。
选对商品也需要符合自己的气质,比如中老年人更适合保健品、年轻人更适合化妆品。当然这两者之间存在交集。可以两条腿走路,为自己的团队伙伴提供可以主动选择的余地。也可以把自己的年龄当成自己的差异和优势。梳理之后选择产品与产品组合,就需要让自己有针对性的突破口。
这个策略需要从市场细分中得到市场的具体切入点,然后反观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制订相应的突破点,那个突破点可以是自己的家庭、可以是自己所在的公司或者店铺,可以是自己的会所俱乐部。但总之需要有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然后是找到自己的协作伙伴,团队协作,扬长补短。
在规划自己的市场和协作伙伴之余,还要规划自己的时间,比如学习充电的时间,思考决断的时间,具体规划的时间,理性思考的时间、协调培训的时间,反思调整的时间。也就是说,并不单纯是消费型投资,而且需要投入时间、智慧以及各方面资源。
给自己的前方设定目标,比如需要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基本技能、综合素养、学习与通关、比如组建基本的团队,并通过对外输出的方式提升团队实力;比如采购订货的资金必须提前有规划,集体决策流程以及资金监管等问题。
价格策略上的“低开高走”会让人有越陷越深的感觉,虽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从本质上却是消费行为;而“高开低走”就是在投资了。我们的目标是让你的每一笔消费都是投资,是在给自己铺路,为自己的未来从更省钱到免费,再到能赚钱,到能成为自己的收入备胎。所谓的严进宽出,是在给别人自由,而不是陷到里边难以自拔。从难赚到赚到,再从赚得很辛苦变成赚得很轻松,这需要一个过程。
每个进程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低开高走如上山,会越来越难,而高开低走如下山,会越来越顺。
同时这种产品的消费不是传统的单纯消费,而是投资型消费(也可以是消费型投资)这个投资型消费是可以形成收益的,并不是我们有了什么东西才去卖,而是针对有需求的人。就是说先改变观念,树立投资是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的,或者消费是可以转变成为投资的。
不管是投资型消费还是消费型投资,都需要经营,而经营是个过程,从消费到投资是个不断变得理性的过程,这个理性本身就有一定特点,那就是面向未来、面向他人、不仅仅从自我出发,而且需要换个角度,换到需求者的角度,换到解决别人的问题的角度。
其次是需要针对未来去规划的,设定一个时间段,你和你的家人,以及你当前认识以及你未来会认识的人,是否有特定方面的需求,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趋势,即使你看不到趋势,也是每天所见到的,司空见惯的。
每个人都有需求,首先是关爱你自己,重视你自己每天的需求,看看你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需求,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你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一点需求,你就是专家,持续地做一件事,你就是在做投资,在做经营,而把他们的消费都聚拢到一起,你就是在投资。
理性地看,你需要如何去经营,设定目标,设定规划、设定游戏规则,然后让更多的人跟你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满足TA们的需求。
不要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钱,不要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需要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不要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只涉及自己。要想做得有效果,就需要走入对方的心。走心的做法可以让你得到别人的心,这是用心与心的交换。有些需求并不是你没看到就不存在,有些资源并不是你没留意就不存在,有些价值是潜在的,你需要把他充分发挥。
假如你是经营一家店铺,任何店铺经营都牵涉到矛盾的问题,就是说从卖很多东西转而只卖一款产品,从陈列到促销,从上货理货到针对货物的调整调换,这些都需要相应的。
从卖很多东西变成只卖一种东西,把那款产品作为爆款,把爆款产品和卖爆款产品的人,都打造成为明星,用你所卖的模式,用你所打造的卖东西的场景和情景,把那些都打造成为明星的舞台。最终以爆款的销量为关注核心,而那销量也需要规划。
从只关注当下到关注可以看得见的最远的未来,采购与消费都是需要有规划的,比如每个平台都会设定相应的门槛,虽然达到相应门槛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但只有达到相应的门槛才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在没有达到之前就需要蓄势,那些可以带来回报的是一条一条的线,你需要让自己积蓄一定的力量才能实现,就不要浪费你的积蓄,理性对待你的采购行为。
从店铺日常经营到打造爆款,从关注每天的现金流,到关注一段时间内的收支平衡之后的收益。你需要先让自己有稳定的收益,并用稳定的收益养活经营爆款投资所需要的日常开销。
你的日常开销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房租水电等固定开支,维持店面运营所需要的流通的商品,你所招聘的人,即使是计时工资,都需要支付的工资,要想把你自己解放出来,就必须要找帮手。
帮手需要工资,需要把他们的时间进行经营管理,就是说你投资的是他们的时间,你要为他们的时间来买单,你需要去培训他们,让他们能让你保持现状,得到稳定的收益。管理你的预期,首先是激发别人的主观能动性。
你要把自己所能掌控的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都填满,之后再去拓展别人的资源,最为务实的是每天的现金流,就是说必须稳固根基,并争取得到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撑,用那些资金支撑自己的关注点从平台型店铺转型到专攻爆款的商品或者服务。
什么样的人去做,分别负责哪些领域、如何去做,以及在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是什么。
给自己设定成长轨迹,给自己设定相应的目标规划,阶段性的目标达成,并给自己相应的帮手。
贾春宝
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