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有效管控(6月21日)
人的一切都会归结于“四观”问题,所谓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历史观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宗教问题,是哲学问题,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而且最终会对行动起到引领作用。
从市值管理到价值管理。每个人都在进行自我价值管理,即使国家与政府,都在追求更高的价值。穷其一生,每个人都在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
价值管理是一个系统,决定每个人的价值的,并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而且包括很多外部因素。但首要的是自我意识。从无意识地打造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到借助于外力来呈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就如哲学所说,内因是基础,外因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我们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服装服饰,交通工具,追求品牌与品质,追求别人的评价与认同,等等,追求自己的内心平衡,其实都是在追求并印证自身价值。
成功的本质就是价值管理。是价值管理从无意识到强烈意识,并进行自我行为主导的过程,也是从价值预期到目标设定与达成的管理过程。
有的人比较个性化,有的人追求共性,有的人活得自我,有的人习惯于忘我。活得自我的人比较自由洒脱,活得忘我的人注重别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有本质不同。
从国家与民族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以追求忘我价值管理为主,以追求自我个性为辅。而在推崇个性张扬的欧美国家则相反,是以个人的自我意志为主体,以集体意志为辅助条件。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对自己的期待与实现过程全然可控。价值管理是向上的,是有意识的,是能控制并可以昭示给别人看的。比如有更高的寿命,有更健康的体魄,有更好的人缘,别人对自己有更高的评价与认同等等。
从内在的自我认同到外在的普遍评价,从自我期待到外界共识的管控,这就是成功的轨迹。
你对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能掌控的,还是已经失控的?你有没有自己的地盘,你在你的地盘听谁的?
个人是小世界,与外部世界随时在进行交流互动,个人是小宇宙,与外部宇宙也在交相呼应。这之中有一个节奏管理问题,失控者在漂泊,没有失去控制的就是在航行。
对自我价值的管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无意识就是感性,有意识的就是理性,考虑因素多就是理性,考虑因素少就是感性。
任性的人最感性,因为不会瞻前顾后,不会有太多顾虑。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孩子是感性的,女生也在得到男性呵护的情况下,让自己保持孩子一般的天性,巨婴是拒绝责任、拒绝担当,老人是活到暮年,认为再不任性就晚了。所谓任性是对自己生命的犒劳,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呼应。是“我就是这样”“爱咋地就咋地”的心态。
有人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这或者是基于没有意识,或者是有意识但拒绝理性。所谓装睡,或者是刻意地把自己感性的那一面呈现出来,我们最终活出自我,是要有条件支撑的。这个世界并不会给我们自身那么充足的时间, 我们也没有那么宽敞的腾挪空间,我们受到束缚是因为我们无法为所欲为。我们总是需要有顾虑。
人总是会有遗憾的,有些是被动剥夺的,比如性别,有些是主动放弃或者追求的,比如变性,比如取舍。在追求或者竞争或者进取的时候,我们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忠孝难两全”,比如中国古代的“丁忧”与“夺情”,再比如爱与被爱。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去做,也不可能与所有人有交集,只有做到精准定位,才能精准打击,充分整合资源。当一个人丧失方向感的时候,就容易无端耗费精力,让自己迷失。只有做到定位精准,才能设定量化的目标,也只有量化的目标被不断确认,才可以得到方向感;只有目标与方向确认了,才会去争取得到援助,也只有满足提供援助者的切实需求,对方才有可能共享需求甚至资源,在客观上提升你的实力。
整合资源从来都是充满智慧的事情,不仅要换位思考,而且要审时度势,不仅要形之于表,更要发自内心,不仅要讲策略,而且要适度,从这种角度看,资源整合确实是具有艺术属性的事情。
贾春宝
2020年6月2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