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让你的资源增值(6月23日)
所有价值都是虚实结合。
我们所有的产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虚实结合,比如有柴米油盐,就有诗和远方;有当下的苟且,也有野心与梦想。推广产品通常都以功能性为实,提供服务则以衍生价值为虚。所谓衍生价值,类似于象征意义。比如你追求实在的根基,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暂时放弃未来的理想。你向往自由洒脱,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暂时放弃眼前的苟且。
每个人都追求浪漫,但浪漫之虚空是每个人都难以驾驭的,毕竟那更多的是编出来骗人的。每个人都向往实在,但又感觉每天充满柴米油盐的生活单调乏味。
未来基于现在,却又是当下的矛盾与纠结。
未来与当下相当于一对情敌,有TA没我,有我没TA。但实际上,当下的我们逐渐地就变成了情敌的模样。或者情敌逐渐取代了自己,成为我们伴侣的伴侣。有人会有挫败感,会感觉委屈,但这就是客观规律。
情调与信仰并不实在,真正根基坚实的,定然充满了世俗甚至庸俗。假如生活都无法维继,不放下架子,爱情就得喝西北风。我们虽然都满怀理想,但最终都败给了现实。理想是轻飘飘的,但现实是沉甸甸的,是根基深厚的,即使外边的世界再精彩,我们最终也是需要回归的,即使曾经的事业再辉煌,叶落归根都将是最终的归宿,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孤魂野鬼。
不管经过多么惨烈的战争,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终都是要败给现实的,但现实又必然会被未来所抛弃。所以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将走向未来,不同的是,对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我们应对起来是慌乱的还是从容的。
你可以带着所爱的人私奔,但最终不过是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逐渐让那里的人都认识自己,其中少不了当街卖酒的凄惨,实际上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那段情缘而且能善终的夫妻并不多,绝大部分会融合进入现实生活,而不再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是执着于做自己,还是屈服于成为别人世界里的配角,这道题终究要由自己来选择。为别人作的都是陪衬,所担心的就是失去自己,做自己的都是枯燥乏味的,而且要忍受痛苦。
每个人的内心理性的情感需求,首先是需求的层次,如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层次,这是自我内心的对话。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其次是对方需求的挖掘,满足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被爱的需求,安全的需求,被需要的需求,被重视的需求,记得对于自己重要的时刻的需求。比如颁奖典礼的仪式感,比如结婚纪念日,比如忌日等等。特殊的日子需要以某种形式,某些东西的组合,打造仪式感,让那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只属于自己。
为什么一支玫瑰花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为什么举全家甚至两个家族的力量,都要举办隆重的结婚典礼以及庆生典礼与寿诞之日,是因为对方感觉那个日子特殊,而且自己要让对方感觉自己同样认识到那个日子是特殊的,这在心理学上讲是“共情”。
假如我们深度经营与一个人之间的人脉关系,就需要获取进入其内心的钥匙,进入其内心世界,并获取其需求的密码。而所谓共情是心与心交流的钥匙。比如TA处于马斯洛需求之中的第几个层面,比如TA倾向于通过什么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基于爱与认同的需求,比如特殊纪念日的浪漫情调,比如人对成功的自我标榜,比如人在巅峰时刻的舞台中央光鲜亮丽的时刻,内心感受。所以关键不在于自己的内心,而是在内心的经营。
成功的境界划分为“我为人用”与“为我所用”。我为人所用的核心是以别人的成功与价值实现为目标,让自己成为别人成功的基石,为别人的成功赋能,也只有当你的内心装着别人的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的时候,当你时刻在关注别人的情绪与情感的时候,你所得到的才是盟友,而非敌人。
贾春宝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