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需要让别人感觉自己“人傻钱多”(6月24日)


团队建设需要让别人感觉自己“人傻钱多”(624日)

 

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即使做慈善都会牵涉到实际效果的问题。在对外的所有诉求方面,要以所取得的效果为终极目标,而不能蜻蜓点水只做表面文章。为了表明“诚意”,并能提高效率,能用文字说明就最好不用口头表达,而且要尽量通俗,避免被误读。因为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与理解程度不一样,每个人的复制能力也各不相同。要把一切尽量做到统一才能形成可复制性的以及有效果的行动。

做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游戏,要把收益拉近才能激发人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给一些人专职的收益,让TA们得到旱涝保收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样的激励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有一双“慧眼”。在投资的时候,识人的眼光永远是基础,还要有策略与技巧、讲究规模与节奏,讲究方式与方法,知道什么样的职责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对什么样的人适合用什么样的激励机制。

要学会有策略地“撒钱”,只知道傻乎乎地撒钱的企业未必是真的傻,即使是“貌似傻乎乎的”都会有经营的智慧存在。比如你是否会给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去承担某些职责的某些人基本利益保障的同时,也让TA们感觉到其实TA们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更多,正所谓“鞭打快牛”,多劳多得,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你对于团队执行力与行动力的诉求?

 

有了产品,还要找合适的人去销售分享,这样的时候,需要把对方的难度降低到零门槛,就是说要做到不仅找到合适的人,(这个基本靠眼光和判断力),还需要教给那些合适的人正确方法(策略和技巧)。设定相应的规则,让TA们预知能赚到多少钱本身和钱之外的东西,还要努力降低门槛,让TA们能得到,降低难度。

只有让别人感觉“人傻钱多”,别人才会“速来”。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不管是参与者还是看热闹的,别人“来”的速度决定了你的事情推进的速度,“速来”的人群规模,决定了你自身的发展规模,而做事方法跟做事所得到的收益是息息相关的。

 

具体怎么做呢?

你可以提建议,并为对方提一些考虑得尽量深入详细一些的建议,这样虽然会有越俎代庖之嫌,但只有这样才能足以显示你的真诚,经验与态度。如果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那么对方势必会感觉迷茫,并用错误的方法去做事,而在很多时候,错误的方法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试错成本,甚至会给彼此带来无妄之灾。所谓“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有池鱼之殃,甚至承受飞来横祸之意。

更为重要的是,你需要积极配合TA们,为了TA们可以名正言顺甚至轻而易举地从你这里赚到钱而给TA们提供相应的客观条件。就是说,你不仅要通过制度体现出你在利益倾斜方面的主观愿望,而且你要通过具体的做法来体现你的“诚意和经验”,让TA们真切地感受到与你合作是可以让自己占到便宜的,只有让TA们感觉从你这里“有便宜可占”,TA们才会投入时间与努力保持并提升与你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TA们用你的方法去做,还是创造性地用更适合TA们的方法去做,不管TA们是独自享受这样的机会与机制,还是以“吃大户”的心态去呼朋唤友,跟别人分享与你合作所可以带来的利益,对你而言就相当于出现了反转,当TA们跟自己身边足够多的人分享了,倾向于帮助你实现利益就会越来越深刻。因为TA们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你可持续发展,TA们才会持续地从你这里拿到报酬,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人在开始的时候,甚至绝大部分时候都会是被动的甚至无意识的。TA们看不到你的“钱多”,也感觉不到你的“人傻”,甚至感觉不到这跟TA们自己的利益有多大的关联。只要到了一定程度,过了那个临界点,别人才会“无私”地整合自己的资源,所以很重要的是你要让TA们相信你“人傻钱多”,会给她们带来切实的利益!

TA们形成惯性,并且建立为自我提供动力的机制,你才可以稍许松一口气,在对方出现懈怠的时候,再推动一把。这就是激励机制了。

 

当然,你不仅是需要提供可以销售的产品本身,还需要提供软件部分,比如平台、机制、策略、话术,核心是各方面储备。

不管是物质储备,还是机制成熟,当然更包括技巧与策略,这些东西越是充分,可以成功地让TA们获取能量和营养的难度越低,虽然游戏规则由你制订,解释权也是在你这边,但实际上你依然是被动的,因为努力与否不是由你来决定的,而是由你所面对的族群和个人所决定的。不要认为TA们自私并贪婪,因为TA们也要面对TA们的生态链与价值链,但心态与成熟的时候,价值链的那一端就不会积极配合,因此主要是TA们去做。

 

每个人都自以为聪明,都愿意跟看上去或者感觉相对比较“傻”的人交往,并从中赚到钱甚至占到便宜,关键是在对方如此感受的时候,是牵强的还是顺理成章的,牵强的会警觉,会感觉这里边有套路,顺理成章的会质疑,认为那不可持续发展,你让对方无从质疑,无须过于无懈可击,才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人傻钱多”,也有不同的境界,有些人不愿意承认,只希望证明自己并非“人傻钱多”;有些人想明白了,却又确实是做不到,在钱多方面不能给别人信心,在表现得“人傻”方面又让别人时刻提防;有些人做到了,却没有让别人感觉到,或者感觉到的都是套路;有些人让别人感受到了,却又让别人感觉不踏实;有些人让别人感觉踏实了,又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应对各种状况,难以可持续发展。

你主观上有没有那种倾向性,展示出“人傻钱多”,这个是基础,当走过了那个过程,就会有人认识到,其实你没那么傻,你的钱也没那么多,TA们就会转而维护你的利益,因为你安全地存在,TA们才会持续性地得到好处,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你所吸引到的合作伙伴才是相对比较值得信任的。

试想,当每个人都在追求“比谁都精明”的时候,那个相对傻乎乎地可以让别人占便宜的人,是否会赢得更多的“人缘”呢?不管是TA们基于你自身所传达的吸引力,还是仅仅基于从你这里占便宜的利益索取,TA们都会放弃对TA们而言的“无效社交”。

如此循环往复,你持续地让某个人占到便宜的过程,也是你对其所形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的过程,假以时日,你们之间的依附关系定然会出现反转,你的“投资”也定然会得到回报。

 

贾春宝

20206月24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