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团队激励的虚实之间(6月26日)


管理:团队激励的虚实之间(6月26日) 

单刀直入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值得肯定的行为,至少不会浪费彼此时间。任何人在交流的时候,输出“干货”更是值得赞许,因为所提供的都是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务实是一种褒扬,更是一种赞许,因为关注的是现实与切实的收益。

除了自己之外,每个人都有务实的态度,追求那种价值与收益落袋为安的感觉。但这个世界基本没有什么是务实的东西,即使暂时看上去很实在,最终都会成为难以挽留的沧海一粟。

其实每个人自己也务实,不同的是自己对于自己的懒惰和包容更强烈一些,比较喜欢“由着性子来”,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不喜欢别人管着自己,更不喜欢作茧自缚。即使自己追求的是那种比较虚的感觉,都不喜欢被别人指责出来。

当穿着“新装”的皇帝裸体招摇过市的时候,大家都对其“华丽的衣服”交口称赞,都看到了真实的东西,但是就是都不说,但是就如肥皂泡一样,一旦被某个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小孩子戳破了,就会呈现一出闹剧,让当事人落荒而逃!

 

人都不喜欢被人看穿,即使不得不展示真容,也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含蓄。人都有焦虑,都有恐慌,有自尊又不愿意被戳穿。但这种感觉往往都是自己在内心暗自承受,除非万不得已,或者无意之中流露出来,都好像尾巴没有藏住,有一点愤懑,有一些懊恼,有一丝不悦,有些许羞涩。若是被人抓住了,注定是会仓皇之间不知所措的。

历史就如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未都也说,历史只有道理,而没有真相。但是当今的人喜欢探究历史故事,跟过去的人喜欢听评书看小说的行为颇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普通人听听热闹,为自己制造一些谈资,证明自己博学,专家追求所谓的事实与真相,给自己的专业提供背书。人又喜欢探秘,比如对历史与未来的兴趣,越是不懂的、感觉神秘的,就越是好奇,探求神秘的渴望总是比对当下的兴趣要浓烈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付出虚的东西之后得到实在的回报,至少是让对方感觉是的得到了实在的回报,自己也好,家人也罢,交情也好,生意也罢,都称这种交易逻辑和交易的参与者“靠谱”。但是如何把自己所付出的虚的东西被人认为是实在的东西,这却是一个问题。或者说你原本给别人呈现的是实实在在,真情真意的东西,却被别人当成虚情假意,以及过度包装的东西,就会让人很失落。

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就很虚,抽象的言语表述与文字表达就很虚,不含任何物质金钱往来的人脉关系就很虚。所有人都一样,要的就是现在,你给他未来摆一座金山,都不如现在给他一些钱,请TA吃一顿美味大餐来得更实在。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犹;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予!”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这句话是当初齐人蒯通来游说韩信的时候,韩信说的。还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解衣推食

韩信说,坐了人家的车子,就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了人家的衣服,就要为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就要为人家的事拼命。刘邦把自己的衣服脱了给韩信穿,把自己正在吃的食物拿去给韩信吃,刘邦如此亲近他,信任他,他绝不会背叛汉的。

 

在激励机制之中,尽量不要从实施激励的人的视角出发,不在于物质有多贵重,而在于对被激励者的角度感觉有多实在。而通常都认为,金钱就比商品实在,商品就比服务实在,服务就比平台实在,平台就比未来实在。未来价值如何能落到实处,这是个问题。

 

当你实实在在地说,你的未来存在隐忧,有潜在的困难需要面对,咱们一起面对的时候,难免会遭遇恶语相加,因为那相当于毁灭了人的虚荣。就如在外边买了东西,明明是花了冤枉钱被坑了,自己却不愿意承认,别人揭穿了也会不开心。而识趣的人也只有把所猜到的价格先加上一些泡沫再说出来,听上去才会更让人开心。甚至有了再次购物的机会,都会再拉上别人,一起去被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被欺骗。

智者说,虚着点儿实在,犯不着肝胆相照;但虚不是圆滑,而是成熟。所以更愿意说一些不伤皮毛的话,说一些含蓄的似乎隔着空气的话,更是讨人开心的方式。人更愿意把钱拿去为主播打赏,为游戏充值,为“一夜情”而遭遇“仙人跳”,把钱花在娱乐和赌博等现实的享乐上,却不愿意着眼未来,去为自己提前预估风险。

 

未来价值很虚,在平台传播就更虚,联盟管理模式之间的纽带就特别虚,基于理念和文字的传达,模式和区块链就尤其虚。那么如何为这些虚的东西提供实在的价值,比如收藏品、耐用品、奢侈品以及高端服务,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不管是平台还是产品与服务,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以虚的方式去作实的事情,比如以资本力量推动,以数据形式经营,以心理研究导入,以付出吸引关注,以真诚去沟通,以量化的目标为导向,以阶段性项目为关注点。明确了这些,后面的就是具体的方法和执行问题了。

 

贾春宝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