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叶祖珪和萨镇冰在大沽口北
洋舰艇上的合影(《我的叔曾袓父严复》之十一)
严孝潜
1899年4月,慈禧太后召见叶祖珪和萨镇冰。慈禧太后重新任命叶祖珪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水师统领衙门就设在天津紫竹林。叶祖珪和萨镇冰都是严复的同乡、又是福建船政学堂的同学、又一起去英国留学。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叶祖珪任“靖远”舰管带。在
当严复得悉故友被重新起用要职,极为欣喜,特地前往停泊在大沽口的舰船拜访,严复说他们三人“同为船政官学生也,已而同登练船,遍历南北,联袂于日本,接席于英伦,至卒业而归也。”严复还对叶祖珪在福建用心遴选高质考生,再三道谢。
严复到大沽口拜会故友,这次故友相会,来得人相当多,他们还在舰艇上,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从照片上看,有20多人,他们还都带来了内眷,夫人太太儿女们。前排坐着的是八位妇人,再前面地上坐着两个小孩,在两个小孩中间后面,坐着的穿一身浅色衣服的,是严复的妾汪莺娘。第二排五个人,严复居中,站在汪莺娘背后。第三排站的较高,在严复后面的是萨镇冰,萨镇冰的右边是叶祖珪,在萨镇冰和叶祖珪的旁边还各站立一个人。最后排站有四个人,站在萨镇冰和叶祖皂后面中间的人看上去年纪比他们小一些,还有二个人还高坐在舰艇的设施上。后面背景是另一艘舰艇。
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杂志,在1997年第四辑上刊登一张老照片,该照片就是从上述的合影照片中剪切而成,共四人,前面是严复,后面是叶祖皂和萨镇冰,再后面就是一个年纪比他们小一些的人。并配发了叶芳骐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严复、叶祖皂、萨镇冰三位的交谊》。叶芳骐是叶祖皂(珪)的后人,照片即由其珍藏。照片文字说明为“前坐者为严复,时任天津水师学堂总办;后左为叶祖皂,时任北洋水师统领;后右萨镇冰,时任北洋水师帮统;后中立者不详。1900年春摄于天津塘沽”。
实际上该照片应是摄于1889年春停泊在大沽口的舰艇上。不是四个人的单独合照,而是一张20多人合照中的,四人剪切照片。
为了弄清该照片中的“后中立者”,到底是谁?2004年天津《今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图书馆专司老照片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把“后中立者”与《清末海军史料》书中,所刊登的“中国第一批赴欧洲留学海军学生”的半身像集,进行一一对照。该照片上共有严复、叶祖皂、萨镇冰等13人的半身照,他们确认“后中立者”名叫林颖启,林颖启甲午海战时任北洋舰队“威远舰”管带,后与叶祖皂、萨镇冰等16名海军将领被“暂行革职,听候查办”。他们认为严复去军舰拜访叶、萨之时,林颖启正在天津暂居,虽然还未被重新起用,但作为同乡、同学、同事,与严复同赴大沽口叙旧,也是很自然的事。
福州海峡都市报于
那么“后排中立者”是谁呢?是林颖启嗎?也不是的!因为:一)林颖启(1852--1914)比严复大2岁,与叶祖皀(1852--1905)同岁,时年应为47岁,显然照片中的“后排中立者”比严复、叶祖皀要年青许多,二)因为该照片是从一张20多人的集体照中,剪切拓印出来的,所以,如果真是林颖启的话,他也不应该在集体照中,站在最后排,最少也应当站在第三徘,与叶祖皀和萨镇冰同一排上。
那么,“后排中立者”到底是谁呢?
2003年笔者大哥严孝先收到他的同学李永健的一封信并寄来了一张照片,该照片与叶芳騏所保存的严复四人照片是同一张照片,并告诉说“后排中立者为乃祖李挺之”。李挺之,也是福州人,当年在烟台水师学堂任教习,谢葆璋(作家谢冰心之父)是该学堂总办。当时其子李仲杰也在该学堂学习,与严复的族弟严传有(严寿华)是同学,俩人相处甚密。严寿华由于认真勤学,成织优异,毕业后分发舰艇实习,深得校长谢葆璋的器重,后由他亲自作媒,将其内侄女杨建中嫁给严寿华。而李挺之也将其孙李永健给严寿华作干儿子。李永健一直保存着这张照片,在祖宅福州原鼓西路361号被拆迁后,移居南京。李永健和严孝先是福州一中的老同学,又同在福建邮电部门工作,退休后原都在福州居住,知道严孝先是严复的族曾孙,所以特意复制一张,从南京寄到福州。
由此看来,照片上的“后者中立者”,既不是日意格,也不是林颖启,而是烟台水师学堂教习李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