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的张望


一路前行的张望
喻建国
前行,个体迈步往前走的过程。唐·李白《登太白峰》诗有曰:“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有曰:“庄绍光也起来洗了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了帐,一同前行。”每个人每天一张开眼,起身,就开始了前行。每个人每天不前行都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身亡。
前行中有不得已而为之,有兴高采烈地乐而为之,还有更多的是莫名其妙地且行且为之。前行中会看到很多风景,看到很多不得不看的遭遇,其中有一些风景或遭遇会让人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些图像会深深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时在自己的生活中泛起,让人的情感不时跟随着飘荡。
每个人的前行似乎都有自己的目标,前行就向着这个目标,可是如果追究一下这个目标怎么会呈现的,人们都会说不清楚,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某一天突然一个目标非常清晰地摆在自己的面前,你就非得把它定为自己的目标不可。天赐良机,最佳向往。你不向着这个目标前行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行,过了很多时候,目标到达了,也有的是在接近目标时,发现还有一个比这个目标更好的目标就在它的旁边,自己很自然地就转向,贡献了那个新目标。到达了目标似乎到达了终点,其实不然,在自己面前又有了新的目标在自己的前面向自己招手,不停步继续前行。所有人的生活就是向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目标前行,不断前行就是不断生活。生活中除了生活的内容之外,还有学习的内容,还有工作的内容。
有些人在前行中会产生心理不适的问题,他们在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前行?”问题的答案非常复杂,实际上是越回答就越说不清楚。急切地想说清楚,急切地想寻求答案,心理不适就会惹上了身,严重的话还会染上心理疾患。心理疏导会让追求答案的人面向实际,就是面向莫追问答案,因为那个答案很神奇,那个答案非凡夫俗子所能领会,面向实际就是面向莫追问答案。面向实际就是只看脚下的路,只看面前的目标,不要问所以然,只管前行,只管在前行中看自己身边的风景。对于只管前行看自己身边风景的人是不会染上什么心理疾患的。
世上有一句话:“想穿一点!”就是叫人别去寻求有关为什么这样前行的答案的。自己一路走好,一路向着自己的目标,不要去羡慕别人,也不要去妒忌别人,别人有别人的路,各走各的路,偶尔走到了一起,也就是那么短暂的瞬间,不可能一辈子跟你在一条道上。
绝对不要去掘人家的路,那是非常不道德的,实际上谁也掘不了别人的路,你想要掘自己的路也是不可能的。有些小人以为掘人家的路搞成了,其实那不是小人搞成的,那本该是人家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