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客观存在 & 价值的主观认知(7月11日)


价值的客观存在 & 价值的主观认知(711日)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对价值观较著名的研究包括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研究、莫里斯的生活方式问卷、罗基奇的价值调查表等。

任何一种思想在没有被绝对的否认之前,那么这种思想所形成的视角、背景、判断以及它所述说的意义,都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客观价值所在,而这种思想的价值则在于它所被认可的程度和意义,就是人对于这种思想的理解感知,这是人性思维里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评定所在,这也就评定出一种思想是否伟大,而这种思想又是否可以成为价值观的由来。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

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观性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在春宝看来,万物都有价值,每件物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的是花费相应的价格成本所得到的价值,是值还是不值。所谓价值观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对所存在价值的认同。

价值都是最后再算账的,而买到手中的任何产品,因为其新鲜感和功能性总是在递减,所以其价值都是在递减的。只有收藏品的价值才会越来越高,不同的是你是否能等到其升值之后的结果,或者是等到升值结果之后,能否果断地“落袋为安”。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出生之后就是在为死亡而倒计时。所以才会出现人为了最大化开发之后所短暂拥有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快速更新换代,追求到极致,因而就会及时行乐,甚至用寅吃卯粮的代价,去获取超乎自己当下承受能力的商品,并以此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提前消耗有限的资源。

 

人的自身价值永远在天平的一方,而另一方是所使用的商品。当商品价格高,过于注重包装与品牌,就会显得厚重,会把实用价值打压下来,或者会把价格提高上去;也只有充分发挥商品的衍生价值,才可以跟商品的高价格相匹配。相反,商品的价格低,不是很注重包装与品牌,就会显得比较轻;而更注重商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相应地就会把价值推高上去。

任何时候,价值都是在相对时间的概念中的,时间会累积回报,所以当你付出之后并没有得到即时回报,内心也无须过于失衡与纠结,因为所得到回报所等待的时间越漫长,最终得到的回报或许就越丰富。

俗话讲“想什么就来什么”,心理暗示中的心理作用,往往会取得心想事成的效果。在心理暗示之中的不懈追求,就相对会得到相应的结果,那些结果累加起来,就会成为自身的价值。

 

所谓“价值”不仅基于利益本身的判断,也是基于利益之外的判断。但是很多人只能看到利益,却看不到利益之外的价值;很多人只看到当下的利益,却看不到未来的利益;有些人只能看到跟自己相关的利益,却看不到跟自己不相关的利益;有些人只看到与金钱和物质有关的利益,却看不到金钱与物质之外的利益。这就是人的认识之肤浅片面性所必然引发的结果。

 

如果说需求就是市场,那么满足需求就是价值,而用于需求满足所投入的成本,就是价格。不仅是价格存在波动周期,价值也存在波动周期,正因为如此,所以价值也牵涉到寻租的问题。从价值的善变特点,可以看到价值所具有的阴性属性,只有跟其和谐相处,才能彼此相安无事。

价值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价值变幻无常,同样的商品,不仅在不同人的手中,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中,所实际被认知的程度也会大相径庭。

 

价值也会存在延期提取的问题,也会存在一个保鲜期与有效期的问题。价值所存在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比如价值可以是流动的液态,价值也是可以沉淀的固态,也可以成为挥发的气态。假如价值暂时不提现,有可能会挥发,也有可能沉淀,也有可能会转变成为别的形式,只有真心懂得价值的人,才有可能看到价值的本来面目,并让价值甚至衍生价值得到尽情发挥。

我们就不能追求过于久远的价值回报,因为总是会有紧迫性的不同,而且不同的人对于紧迫的感受和需求被满足的迫切程度,也各自有所不同。我们所贡献的价值,并非单纯的一种形式,那种体现为财务数据的形式。不仅是在限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情况下的开源节流,而且也会呈现出别的形式。

 

贾春宝

2020711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