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自己的心vs顺别人的意(7月14日)


顺自己的心vs顺别人的意(714日)

 

我们时刻在矛盾之中纠结并痛苦。当自己的需求与别人的诉求发生冲突,无法兼顾并完全满足,总是会有取舍的原则问题。在专注于实现自我价值还是助别人成功之间,总会产生终极冲突。

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而通常人们都认为,率性而为地只去做自己真心想做的就是幼稚的,而理性地去做应该去做的,才是真正的成熟。所谓自己想做的仅仅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实际上做自己该做的,虽然对别人有好处,却往往是以委屈自己为代价的。

 

即使达到再高的忘我与无我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喜欢,也无法做到对每个人都有用,而且不管我们如何委屈自己,都无法让这种委屈得到回报。这种感觉就会让自己内心委屈的感觉不断加重,让自己感觉很受伤,相当于给自己的伤口上撒盐,是无意识状态下的自虐行为。

其实顺自己的心是本能,这无须强调,不去强调就不会感觉到痛苦,即使再委屈都不会没有节制的。而可以做到顺别人的意,也是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的时候必须要去做的。

 

不管是顺自己的心,还是顺别人的意,都仅仅需要适时提醒,而无须强调。顺心与顺意都仅仅需要在不经意之间,顺手而为;并非刻意为之,这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在顺自己的心的时候过于强调,就会让人感觉自私而且狭隘;在顺别人的意的时候过于强调就会感觉牵强,并且让人感觉不真诚并显得虚伪。

 

每个人的倾向性都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都无法顺别人的意,因为要做到别人的意也很难,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外部视角的适当尊重。至少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与具体场景,我们只有顺某个特定的人的意,或者顺某个特定标准的意,否则就容易迷失自我。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过于倾斜与失衡,都不会长久。你可以基于自愿而很讨巧,但是假如那讨巧是基于无奈和被迫的不情愿,就有些悲哀了。因为残酷的现实是:即使我们再真诚都未必会得到别人的感恩,因为我们所顺的别人的意,绝大部分时候都仅仅是妄自揣测。我们所妄自揣测的难道就真的是别人的真意?

 

我们经常会尽力去挽回一份感情,一段关系,当感觉一个东西,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的时候,我们就会倍加珍惜。但事实却是我们可以牵挂,但不能代替别人的内心的情感与感受;我们可以建议,但不能替别人做决策;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但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即使可以感受到的,都是假的。所以当自己的内心感觉委屈,而且无论如何都无法求全的时候,还是返回头来安抚自己受伤的灵魂吧。

 

我们需要低调地自信,而不是乔装出来的自卑。

每个人都不完美,可以平和地接纳别人的瑕疵,对自己的“见不得人”更需要坦率地包容,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也只有让自己的心态平和,才会使得我们对于得失的结果变得淡然。

当自己实在“做不到”的时候,不妨接受现实,在跟自己对话的时候,多问自己“那又怎样”,须知:即使完美也未必能讨好所有人,而且每个人都未必善良到接纳所有比自己强的人。

 

但是假如只是顺着自己的心,而不去顾忌别人的意,就无法让别人发现自身价值,只做空想家。而假如我们不去融入别人的世界,不去参与别人的事情,不仅得不到工作机会,更得不到老板、同事与客户的认同,就没有办法赚钱养家糊口,追求如此顺自己的心,无疑就会让自己变得离群索居,甚至心理都会变得畸形。这是更为不健康,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工作不仅是人的义务,也是人的权利,更是成熟的标配,也是长大之后的常态。没有任何人可以只为自己活着,保持只活在顺自己的心的境界。堪当大任者,虽然有一定的价值,却未必可以长久地为别人所用。

我们还是要让自己变得有用,管用,好用,并要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点,让更多人认为我们可以为其所用,把自己变成工具,让别人以为自己的存在而思路更清晰,行动更高效,感觉更美好。

 

贾春宝

2020714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