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连锁成功是系统的---养老连锁专家吴玉龙


养老连锁企业已经有了很多制度和流程,为什么还要谈“系统流程”呢?它与一般流程有什么区别?因为二者是局部流程与系统流程的关系。

成功是系统的,失败是片断的!

缺乏准确、前瞻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造成高成本;没有跨部门的系统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这些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系统控制,版本泛滥。等等。

工作效率低、内部纠纷大、成本还很高、规模越大、损失越大!

人生的知识、经验固然重要,但是系统更重要,因为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系统的,人类思考问题过程是系统的,接受新生事物过程是系统的。系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学习、使用系统才能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一、系统特征

1.   系统组成性: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2.   系统层次性:系统要素与要点应该能够区分。

3.   系统边界性:要素的边界小于系统范围的边界。

4.   系统相关性:要素相互联系,要素之间是逻辑关系的。

5.   系统目的性:要素的结合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

6.   系统整体性: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有顺序的整体。

二、系统结构

结构性是指人们在系统思考问题时要有无矛盾、无漏洞、无重复的一种方式,系统思维结构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并从中寻找系统最优结构,进而获得最佳系统功能。必须做到“三化”结构化、层级化、逻辑化。

1、结构化

结构化是一个事物变化时做到“先定目标、找到起点、建立过程”,是指整个系统的层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

2、层级化

层级化是指在整个过程中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与每一层之间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可能是大小的,也有可能是上下顺序,还可能是高低的级别关系。

3、逻辑化

逻辑化是指在并列、前后、轻重是有逻辑推理顺序的,同时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

在实际应用中,面对一件事情或一件任务,首先根据一定的结构关系将其解构,第二步将解构的元素根据相关性组成层级;第三步根据每层的逻辑顺序,将这些层级进行重新的组合。

三、制作流程

定义的“系统流程”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程序、工作连接、工作规范,而是满足和实现客户价值的活动连接。它是以客户需求为输入,以完成满足客户需求为结束的整个端到端的实现过程,这个端到端就是从客户需求来,到客户需求去。在整个组织中,所有的员工如何协同在一起,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快速实现穿越整个公司,并满足客户价值的这个过程。

1、制作流程目的

1)   为了效果编制流程

2)   保证效果优化流程

3)   复制效果标准流程

4)   规模效果量化流程

5)   持续效果核算流程

2、制作流程关键

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定性与定量等。

只有对目标进行如此这般庖丁解牛似地层级划分以后,它能使你对目标的解析成无矛盾、无漏洞、无重复的系统流程。从而使团队真正执行达成目标。

3、制作流程要素

1)流程目的性;有明确的输出(目标或任务)。这个目的可以是一次满意的客户服务,也可以是一次及时的产品送达,等等。

2)流程内在性;包含于任何事物或行为中,所有事物与行为,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描述,“输入的是什么资源,输出了什么结果,中间的一系列活动是怎样的,流程为谁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3)流程整体性;至少由两个活动组成。流程,顾名思义,有一个“流转”的意思隐含在里面。至少两个活动,才能建立结构或者关系,才能进行流转。

4)流程动态性;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流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徐徐展开。

5)流程层次性;组成流程的活动本身也可以是一个流程。流程是一个嵌套的概念,流程中的若干活动也可以看做是“子流程”,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活动。

6)流程结构性;流程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串联、并联,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往往给流程的输出效果带来很大的的影响。

4、制作流程方法

MECE流程树:这一概念是系统思维过程的一条基本准则(读作“me see”,是“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四个词的字首组合,意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在制做流程的过程中,MECE 意味着将工作任务细分为明确的、没有重叠的子工作任务,同时确保所有相关的工作任务都已考虑在内。

1)   流程目的:为什么要有这个流程?主要控制效果是什么?

2)   流程范围:为什么要在这个范围?主要控制成本是什么?

3)   相关文件:流程的上层文件名称、相关接口文件、下层文件名称?

4)   术语定义:系统流程中涉及到的特殊名词概念解释;

5)   总体原则:高于流程的指导原则,应对流程运行中各种例外的参考标准;

6) KPI指标:衡量流程优化和改进的指标,定性与定量考核员工工作效率;

7)角色职责:流程有哪些部门/岗位参与?它们在流程中的职责是什么?

8)   流 程 图:流程经哪些业务环节,每个环节谁负责,这个业务环节主要活动和操作对象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哪些输入/输出表单?

9)  流程说明:流程节点说明:流程有哪些节点,操作步骤是什么?这些节点的活动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主要业务规则?

10)附件表单:流程有哪些表单输出?输出表单的模板是什么?参考样板;

综上:要做好系统流程,必须有明确的系统流程管理原则及职责分工,包括流程制定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失效管理流程实施管理流程监控管理等。系统流程管理要遵循如下几大原则:

1服务导向原则:流程必须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业务流程关注外部客户价值实现与传递,服务外部客户;管理流程关注内部客户价值实现与传递,服务内部客户

2价值导向原则:流程必须有明确价值定位业务流程衔接企业战略及经营目标,贯穿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管理流程强化部门横向纵向协作效率

3管理平衡原则:灵活性和规范性相平衡,聚焦性和全面性相平衡

4持续优化原则:立足企业管理现状,着眼企业变革需求,持续优化提升

5监控评估原则:尽量落实于系统流程中运行,有可评估的流程关键控制点,有对运行数据的量化分析和监控

在外部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后,速度要素日益成为客户满意度的核心,而系统流程就是围绕速度要素进行的变革,也是以客户为中心时代的唯一解药。

系统流程的精髓就是把一个岗位应该做的工作进行流程化和精细化,使得任何一个人处于这个岗位上,经过合格培训后都能很快胜任该岗位。

系统流程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庞大的工作内容,在制定初期会有较大的投入,但是系统流程实施给企业带来效益是巨大的。并在日后的运行中不断改进,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从而获取养老行业的竞争优势。

     吴玉龙教授:从事商业定位与连锁经营服务四十多年,具有实战、实用、高效运作的丰富经验,专精研发“中国新零售定位盈利模式”、“中国连锁运营捆绑模式”的咨询产品,服务企业二百多家。擅长采用教练式咨询的方式,帮助连锁企业“定位转型、运营捆绑、效果付费”,被业界誉为中国新零售模式养老连锁第一人。欢迎有识之士切磋、研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