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乙堂集团有限公司
几期乐夏看下来,周迅受到的关注度比除了五条人之外的大多数乐队都多。
毕竟,这个超级乐迷的咖位,确实超级。
我琢磨,所谓“周迅不适合综艺”的例证大概就是这些吧。 没什么可反驳的,和那些一出现就会活跃气氛,说起话来妙语连珠的人相比,周迅确实是不适合综艺的。 综艺节目需要娱乐效果,周迅是挺可爱的,但她并不是个特别会娱乐大众的人。
在不需要多说话只用表现自我的时候,她还是挺适合综艺的,比如在去年的《奇遇人生》里,她的表现就很自如。 对于一个参加综艺节目的艺人来说,“不适合综艺”当然很糟糕,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反倒不是一件坏事。 上综艺需要假一点,但做演员需要真一些。 还是回到乐夏。 和周迅语言表达能力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迅的共情能力强。 更重要的是,她不但非常能“感受”,还很会让别人感受到她的感受。 野孩子那期,《黄河谣》的歌声一出来,震了不少人,周迅听着听着,眼泪就止不住了,她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到了歌中的情绪。
作为观众,看着周迅这张脸,看着周迅的表情,很容易就会被感染到了。 所以说啊,“不适合综艺”对应着的,或许正是“适合做演员”。 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就需要靠别的东西来补。 靠什么呢?
或许是一个动作,或许是一个眼神。 做演员,能说会道不重要,不会说话,编剧能让你说他写给你的话,但不会共情,就一定完蛋。 动作、细节什么的还能学还能靠“演技”,眼神靠的就完全是感受了。 能不能用一个眼神就打动观众,这才是演员最重要的天赋。
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演员都没有这样的天赋。 周迅天生就有。 周迅的眼神里,有懵懂少女的灵动,也有阅尽繁华的苍凉,有千回百转的娇媚,也有玲珑剔透的赤诚。 记得在《荆轲刺秦王》里,尚未成名的周迅演一个盲女。
她所要饰演的角色需要什么样子,她就去寻找那样的感觉,并将它呈现出来。 于是我们看到,周迅演戏从来都不会过火。 我们很少能意识到她的演技,因为她的表演并没有太多程式化的技法,更多的其实是天性的流露。这才让她的表演显得格外动人。 无论在什么时候,观众都会相信周迅的表演是“真”的。 《苏州河》里,我们相信牡丹和马达的爱情是真的那样热烈而赤诚,周迅坐在贾宏声的摩托车后座,我们看着她的脸,就明白了这两个人的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娄烨似乎都不需要叙事了,拍周迅就足够了。
再说件关于乐队的小事儿。 周迅出过唱片,录一张唱片用了一年半,因为中途她和李亚鹏恋爱,就撂了挑子,后来终于录好了唱片,专辑里的歌还挺火,她和几个玩音乐的朋友挺开心,朋友说咱要不组个乐队吧,周迅二话不说,飞到香港买了把贝斯,要做乐队的贝斯手兼主唱。 据说,周迅和她的“乐队”在一家咖啡馆演出过,唱的很尽兴,后来因为周迅太忙,乐队当然没真的组起来。 对了,周迅出的那张专辑,叫做《夏天》。
那么问题来了,周迅到底适不适合乐队的夏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