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节气之立春


大明话节气之立春
翁大明
 
忽然想起自己也写过不少关于节气的诗。这些所谓的诗虽然不论平仄不合章法,但却在节气更替的时候,在季节转换的时候,自然记录着一段生活,流露出一种情感。我愿这种情感在每一个节气里陪伴我,过一种有诗的日子。
 
立春是四季(春夏秋冬)之首,也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首,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立春是站在排头的,所以人们才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大抵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也就是春节前后的样子。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了,春天就来了,萧杀的万物开始复苏,一切美好从这里开始。
 
翻检那些陈旧的诗稿,在立春的这个日子里,在鄂豫陕三省交界的这个小城里,结合节令和地域特点,这些年我信手拈来了一些关于立春的小诗:
 
2013年立春这天,我写的是:
严冬过后春来早,
今天又到立春时。
坚冰顿时化为水,
黄鹂即将登柳枝。
半坡红花半山翠,
一江春水映红日。
挣脱藩篱逍遥游,
参禅悟道悔已迟。
 
2014年立春这天,特冷,我写的是:
空调不解彻骨冷,
手脚冰凉战兢兢。
已是六九倒春寒,
寒冷过后总是春。
 
2015年立春这天,下大雪,我写的是:
一山银白一城冰,
窗外犹有雪纷纷。
清晨起床天未亮,
雪地行走留印痕。
寒鸟在巢无言语,
黄狗变白白狗肿。
忘却红尘烦恼事,
茫茫世界真干净。
 
2016年立春这天,我写的是:
一年四季春打头,
诸多节令夺魁首。
冬去春来春意暖,
红梅报春争上游。
 
2017年立春这天,已经是农历正月初七,收了假,该上班了,便写道:
初七上班逢立春,
春和景明气象新。
红日一轮当空照,
冰雪融化水淙淙。
育才桥头荡新柳,
滨河路上梅花红。
何人送别在村口?
游子何时再返程?
 
2018年立春,儿子儿媳回来了,侄儿侄媳也回来了,我心情大悦,便写了好几首关于早春的诗,分别是:
(1)春早
一树梅花万点红,
雪落梅上静无声。
红妆素裹展画卷,
醉煞多少行路人。
清晨踏雪寻梅去,
雪潇潇兮寒凛凛。
痴在梅下看一回,
人走雪落了无痕。
 (2)春梅
早春新雨后,乘兴走天鹿。
入眼红一片,有花开枝头。
蓓蕾绽细蕊,花朵缀鲜露。
画从眼前过,人在画里走。
 3春耕
人勤春来早,田间备耕忙。
整地除杂草,殷殷植农桑。
眼前劳作美,梦里瓜果香。
只待稼禾熟,户户粮满仓。
 4春泥
谁曾留意田间土?
春来亦作稻米香。
承载万物不言谢,
不与百花比红妆。
孕禾育苗唯默默,
一任燕子啣上梁。
家国之本当珍惜,
敬其三分又何妨
5春元
才过大年年未远,
又逢元霄乐翻天。
龙腾虎跃狮子舞,
高跷杂耍跑旱船。
大红灯笼高高挂,
赏灯猜谜品汤圆。
河清海宴乾坤大,
盛世繁华太平年。
 6春花
春花烂漫春光美,
处处惊艳处处醉。
林间莺歌燕子舞,
枝头蜂恋蝴蝶飞。
姹紫嫣红滨河路,
如织游人紧相随。
试看树下红衣女,
观景赏花知是谁?
7)春雪
早春时节天尚寒,
雪飘雪飞雪满山。
银妆素裹添奇秀,
峰峦尽挂白玉簪。
同窗旧友八九个,
故地重游赵家川。
长途奔波不服老,
往事依稀成笑谈。
 8春晓
昨夜半睡半清醒,
凌晨起床堤上行。
嫩寒轻袭老夫面,
薄雾难禁鸟啼声。
几处路旁泛春草,
几处枝头漫新红。
宜居莫嫌鹿城小,
恬淡恰似桃源人。
 
2019年晚上散步时才想起这天是立春,便在滨河梅影中写下四句:
夜来重走滨河路,
曲径通幽林下游。
寒梅初放蕾似米,
星星点点缀枝头。
 
今年,也就是2020年的立春,疫情重,难出行,便在院子里写了两首,并分别注明是“庚子立春”,一首是:
漫步庭院久彷徨,
一趟复一趟。
蓦然回首廊外,
已是立春迹象。
疫情大,病毒狂,实堪伤。
众志成城,抗疫救灾,还我春光。
另一首是:
门禁设卡难出行,
便看池边草青青。
青青春草慢慢长,
潺潺流水直向东。
桃枝总有蕾待放,
柳梢新绿换旧痕。
一派生机春色旺,
防疫抗疫送瘟神。
 
瞧,这些虽然句不成诗,但如此记录生活,抒发情感,也挺好呀!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