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曾祥裕 曾海亮

(温馨提示:赣州杨公风水养生堂决定将于2020年10月1日 开班,欢迎有志于传承杨公古法风水学子前来来赣州学习。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风水原被皇室垄断,皇帝为了让江山大权世袭,通过营建陵墓培补皇家王朝先天风水根基,巩固其统治地位。于是,一部中国历史演绎了无数风水名师为皇家勘测天子穴或斩断其他地方龙脉的故事。“风水是有钱人的高级游戏!”我在广东陆丰做风水时,一位企业家对我说。此语是现实生活中达官贵人或富翁热衷找风水宝地的真实反映。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风水讲龙脉,龙脉有级之分。风水名著《葬书》:“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巅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水,开府建国.....”说的正是不同身份享受不同的风水等级。 曾祥裕风水团队曾在广西朋友陪同下考察了桂林明靖江王陵。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靖江王陵号称“岭南第一陵”,它像一个婴儿,舒展在尧山母亲的温暖怀抱里。“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为使朱明王朝长治久安,在总结历代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封藩之制,先后封皇子二十四人,侄孙一人为王。靖江王是明太祖侄孙朱守谦的封号,传十一代十四位藩王,从1370年到明朝最后败退到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时期的1650年,共280年风雨伴随度过。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靖江王陵在桂林市区以东5公里的尧山,南北15公里,东西6公里的范围内,共有靖江历代藩王陵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以及将军、中尉宗室墓320多座,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

靖江王陵陵园文化凸现出深刻的帝王陵墓礼制的内涵。作为明朝帝王陵墓体系中特殊而重要的一个部分,靖江王陵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大遗址保护区,并将受到进一步加强的保护和利用。

我们步入王陵园内,走过金水桥,陵园内游人稀少,显然人们多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此处藏有一历史景观,雅静之中我们兴味盎然,依次做了一番勘测。经测,大门以及棱思殿为寅山申向正针 ;陵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其中未、坤、申、 甲、寅、艮,丑诸峰高,右水癸丑倒左,流出西南丁未方。

从靖江王陵的坐度分金和水法来看,属于杨公风水作品。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大凡帝王将相之建筑十有八九为子山午向?“向南而治”是皇家建筑历来遵循的风水坐穴,但为何靖江王陵坐向不是子山午向?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这因为 历代靖江王成了“摆设”,他们虽为皇亲国戚,但并没有自由,生前不能够离开王府半步, 仅为“高级囚徒”,困守在王府坐食俸禄,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只有死后才能够“离开”靖江王府,被葬在尧山。为避嫌遭最高统治者猜忌,陵墓所依龙脉永不如十三陵雄健,所立之向也是有意识地远离子山午向。

想来也不奇怪,靖江王仅是寄生在明朝大树下的一个小鸟,畏惧操持生杀大权的皇帝,而不惹事生非罢!其实,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就是根据墓主阶级和等级的差别而设计的。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在地面上﹐统治阶级的墓已普遍筑有坟丘。在坟丘之前﹐往往设祭祀用的祠堂。东汉时盛行在墓前建石阙﹐并置人物和动物的石雕像﹔还流行在墓地上立石碑﹐记述墓主人的死亡日期﹑家族世系及生平事迹。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馀米。

明陵最大的特点是坟丘不成方形而成圆形﹐周围砌砖墙﹐称为宝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後。宝城之前设明楼﹐楼上树石碑﹐上刻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明陵的新创。玄宫在宝城之下﹐其形制亦系模仿宫殿。以已经发掘的明定陵为例﹐玄宫可分前殿﹑中殿和後殿﹐中殿的左右两侧又各通一配殿。皇帝和皇后的棺椁放置在後殿的棺床上。

“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桂林考察明代藩王墓群

相比之下,靖江王陵因级别的原因,坟丘仅是土堆成圆形,没有砖墙构造的宝城,当然更无明楼和玄宫之类的附属建筑。

遵守礼制法度行事,谨小慎微做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做人的哲学。靖江王陵是主人明哲保身的缩影,换来其子孙保住世袭王位,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