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中医怎么治?


 北京仁爱堂国医馆客服微信bjrat08  电话010-52882465

根据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痉证”“转筋”范畴。

 

《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中有许多有关“痉证”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颈项强,皆属于湿”,首先将痉证的病因病机与“湿邪”联系起来;在同篇中又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论述。其中,“项强”与“强直”都是客证的典型临床表现,因此,本篇将湿邪与风邪共论为痉证的病因病机。在《灵枢·经脉》中,亦有“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的论述,故寒邪亦是诱发痉证的病因之一。综上,痉证的发病与湿、风、寒三种邪气相关,奠定了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思路

痉挛性斜颈在临床上属于“痉证”的范畴,然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又有自身辨治的特点。痉挛性斜颈的病位在于颈项筋脉,强直、抽搐等症状无一不是筋脉失养而拘急率缩的表现,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的发病途径损伤人体颈项部筋脉气血而致痉,其机理虽繁杂,但不外乎邪壅经络与气血亏虚。

邪塞经络  是指人体经脉、络脉等为外邪墓滞而阻塞不道,不能正常运行气血以温养需润颈部筋脉、则筋脉受病,拘急挛缩发为痉证。正如《灵枢·官能》中所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脉》中亦云:“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难经·二十三难》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说明经络在漏养筋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若经络受阻必当引经筋受病。在外邪致病因素中,寒湿皆为阴邪,寒易伤阳,凝滞收引;湿性黏滞留着,阻碍气机;风邪为百病之长,常为寒湿之先导,又风邪易袭阳位,颈项部居于身体高处,又属阳位,因而风邪夹寒湿而邪上达,可使颈项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痉证。